返回第57章 杨府章之会(第2/3页)  重生三国之曹家逆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呆傻傻的往嘴里送去。

    老太尉长叹一声,不忍再看,转过身对杨彪吩咐道:“去吧,下几副帖子,把那些老朋友老伙计们都叫来。”

    杨彪恭身说了声是,随后快步而出。

    杨修与曹德之间的恩怨,本为小儿争斗。可偏偏是小儿争斗,居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几乎要毁了杨家数百年来的清誉。身为家主的杨赐,不能听之任之。

    他等杨修吃完了一大碗白饭,就拍了拍他的肩膀,柔声说道:“随我来吧。”

    一老一小爷孙两个,离了小院,直接走向府中会客厅。

    老太尉威严肃穆,端坐堂前;杨修垂头丧气,站在身后。二人从申时起,一直在会客厅内待到傍晚,彼此之间谁也没有说话。

    到了酉时,也就是五六点钟,杨府陆陆续续的来了许多人。

    首先到的,是杨彪的几个老伙计,董承、王邑、孔融。

    赵温、伏完、陈逸、祖弼,这些与杨家关系十分密切的老相识紧随其后。

    再过片刻功夫,王子服、吴子兰、吉平、韦晃等人也已赶到。

    老太尉杨赐不仅是前朝国柱,又是弘农杨氏的家主。他所代表的,可不单单是杨家这么简单,更代表着大汉的顶流圈层,代表着世家门阀的脸面。

    众人三三两两的走进大厅,先对着堂前抱拳拱手,喊了一声:“老太尉”。之后便按照席位,依次坐了下来。

    大厅右侧,是宾客的席位,按官职和资历排序。以司徒赵温为首,其次是国舅伏完、国舅董承、司农王邑、少府孔融;再次则是陈逸、祖弼、王子服、吴子兰等人。

    大厅左侧,是主家的席位,按辈分和长幼排序。以杨奉为首,他是老太尉杨赐的小叔,杨彪的叔祖父;其次是杨奉的长子杨敷,也就是杨赐的堂弟,杨彪的堂叔;再次是杨奇、杨彪、杨众等人。

    杨家孙字辈的人物,如杨亮、杨宽等,站在厅内侍候,并不入席。

    众人皆已落座,可杨赐依旧眯着眼睛,一言不发。

    董承见他如此,一时心急,忍不住高声问道:“老太尉,有话但说无妨,怎么竟装聋作哑起来了?”

    王邑、孔融两个,急忙拉着他的衣袖摇了摇头,示意他不可乱说话。

    又过了两刻钟,大约在六点左右,杨府门外车马吱呀,门房小厮一路快跑,跪在大厅内说道:“家主,王朗到了。”

    老太尉微微颔首,表情稍稍有些和缓,说道:“请他进来吧。”

    杨赐一生授徒无数,连先帝都是他的学生,于师生之道,自然是有教无类。但授徒归授徒,讲学归讲学,他这辈子最为宠爱,也最为器重的弟子,只有一个,便是如今名满天下的经学大家王朗。

    王朗来到堂前,尽管厅内已经坐了许多人,依旧目不斜视。

    他头戴高冠、身穿礼服,双手持恭走到杨赐五步外,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响头。之后缓缓起身,手持儒礼,望着脚下足尖喊道:“学生王朗,见过恩师。”

    老太尉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着道:“入座吧,大家等你多时了。”

    王朗再次鞠了一躬,说道:“多谢恩师。”抬头挺胸对着在场诸位一一见礼后,这才转身来到杨彪身侧,在他前面的席位上坐了下来。

    董承冷不丁的嚷了一句:“装模作样!”随即重重的哼了哼,扭过头,不去看他。

    众人知道他的性子,也就没有计较。

    老太尉见诸位宾客皆已到齐,便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我杨氏一族,自先祖幼罗公诛杀项羽,受封赤泉侯,到如今已经传承了十一代。若是算上杨修这一辈,那就是十二代。”

    幼罗,即是杨喜的字。杨喜是汉高祖刘邦的骑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