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 结婚为何贴囍(第2/3页)  草根选调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合伙人每个分了两千元现金。    三个人很激动,搞了半斤花生米,又挖了一碗坛子里的酸菜,一边喝着红薯烧酒,一边商量舞厅今后的发展路子,谈清楚以后扯,才各自回去睡觉。    钟国正拿着两千元现金回到屋里,加上原先贷款余下的五千元,现在手头上就有了七千多元的余额。心想,这下好了,与黎成德合办饮食店的资金就不用愁了。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进账。钟国正倒在床上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钟国正刚在公社食堂吃完早饭,大历县大队的团支书王文斌就找到他,对他说道:“我们想成立一支青年农民管弦乐队,希望公社多多支持支持我们。”    钟国正开门见山地对王文斌问道:“你是需要精神上的支持,还是需要资金上的支持,或者专业方面的支持?”    王文斌“呵呵”笑着说道:“钟同志,我们已经组织了十二个年轻人,每人两百块钱,一起凑了一千二百块钱,大前天从省城买回了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十二件乐器。”    “你现在问我,我们需要哄么方面的支持?”王文斌接着说道,“我们刚刚起步,是韩信将军多多益善,精神上的,资金上的,专业上的,方方面面的,都需要你们支持。当然,我们现在最希望公社支持的是,吹拉弹唱等专业知识方面的事情,以及精神上的鼓励啊。”    钟国正笑着说道:“只要不是要钱的事,其他的都好说。我现在就带你去找秦建良和胡云欢两个人,他们一个是团委书记,一个是文化辅导员,你搞的这个事情,刚好是他们的业务工作,他们有办法的。”    钟国正一边和他们说着话,一边带着王文斌去找秦建良和胡云欢。    钟国正、秦建良、胡云欢三人就跟着王文斌,一起往大历县大队走去。    秦建良一边走,一边问王文斌:“你是哪么想起来,要搞个农村青年管弦乐队的?”    王文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兴奋答道:“你们是公社干部,比我更晓得的,农业生产都是季节性的,种田种地就集中在那一段时间里面。农村包干到户后,过去总做不完的事情,现在好像一下崽就做完了,空闲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电影有看了,舞也有跳了,可我们大队的年轻人,不甘心总是当观众,就想搞一点哄么事来做做,自己当当主角。大家一合计,就决定成立一个农民青年管弦乐队,就这样,我们把钱一凑,就把乐器给买了回来了。”    农村青年办乐队属于农村文化活动,胡云欢听到这里后很高兴,马上问王文斌:“你们乐队有好多人?吹拉弹唱的水平哪么样?”    王文斌听胡云欢问吹拉弹唱的水平哪么样了,就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唉,笑死人了。开始凑钱的时候,我们以为这是很容易的事情。早一个星期,把乐器一买回来,大家就兴高采烈地吹弹起来,吹吹打打搞了几天几夜,到昨天晚上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每个人的嘴巴皮上,都出现了一个个的血泡。你们看看我的嘴皮上,是不是也有好几个血泡子啊?”    王文斌一边笑着说,一边把嘴巴“嘟”起,钟国正他们三人一看,果真看到,在王文斌的嘴皮上,有好几个血泡,几个人便哈哈大笑起来。    王文斌接着说道:“大队的人就跟我们开玩笑,说我们拉歌歌没拉成,管弦弦没管着,弹琴琴没弹好,却把嘴巴吹出了一个个的笛孔来。”    胡云欢说道:“这就叫看事容易做事难,搞文艺活动看似很简单,很轻松,唱歌的只是动动嘴,搞乐器的只是动动手,跳舞的只是动动腿,不挑担子不犁田,但你要学会学精却不是很简单的事,除了自身的文艺细胞外,还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教你,还要你自己勤学苦练。”    “不试不知道,一试才晓得里面套路的深和浅啊。”王文斌感叹道。“还真应验了那句老话,嘴巴两块皮,讲话不要力。话要变成歌,口水磨成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