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章,毒气,2鏖战和同意(第3/3页)  签到在亮剑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个年龄小的战士,突然提议到:“敌人的飞机飞得不高,我们能不能用手榴弹扔出去,把敌人的飞机打下来?”

    手榴弹炸飞机?

    听的人都是一愣,这孩子不是没睡醒吧?

    手榴弹炸飞机那当然是有可能的,他们旅长当年还是团长时,带队突击的阳明堡机场,用手榴弹炸掉了敌人二十四架飞机。

    可那些飞机都是在地上的,飞在天上的你想用手榴弹炸,

    也不说天方夜谭,但那个几率,比用步枪打下来还不靠谱。

    首先,他们使用的手榴弹杀伤半径,最多算是十米。

    投掷距离平均水平就是个七八十米。

    就算是垂直投射,那也得敌人的飞机降到低空,离地一百米的距离上,才会被投掷的手榴弹够得着。

    还有手榴弹投掷提前量的问题,即便爆炸了产生的碎片,有没有几率够得着飞机的油箱?

    就是够着了,也可能是打的漏油,也不一定会产生爆炸。

    而且,手榴弹投掷的高度不够,爆炸产生的碎片还有可能落到自己头上。

    试图用手榴弹炸飞机,是一件很浪费,且得不偿失的事情。

    小战士听了团长的一顿分析,羞涩的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

    下午,日军再次发起进攻。

    从太原出动二十架飞机,在我阵地上空盘旋,并进行低空扫射和轰炸。

    早有准备的八路军战士,立刻用几架重机枪,组成了一张火力网,给嚣张的敌人一个猛击。

    虽然没有把飞机打下来,但重机枪的子弹还是给飞机造成了损伤,使得敌人不敢太过靠近。

    飞机在天上狂轰乱炸掩护,山下的日军分多路向狮脑山发起进攻。

    敌人越来越近,其中一路日军逼近三营守卫的阵地时,三营指战员跃出工事,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

    这是八路军惯用的办法,当敌我纠缠在一块时,敌人的火力就难以发挥了。

    论拼刺刀,中国人是小鬼子的祖宗。

    枪炮声、喊杀声响成一片,焦灼的血战至夜幕降临,三营的战士将敌人赶下了山。

    但是向一营阵地进攻的日军,仍在山腰顽抗,试图切断一营与团部的联系,聚歼一营。

    打开西援正太路的通道。

    刘团长识破敌人的阴谋,命令担任预备队的二营,派一个连增援一营。

    奉命增援的第六连,分三路向山腰移动,与敌人冲杀在一起,在一营的联合打击下,数百日寇慌忙撤退,逃回阳泉。

    夜里,坚守狮脑山的部队,接到八路军总部的嘉奖令,十四团上下受到很大鼓舞。

    同时,总部要求部队坚守狮地山,坚决阻滞敌军向正太路增援的企图,保证破击战役的彻底胜利。

    而在电报上还有一行字:“经过论证,同意你部进攻阳泉。”

    尽管设想非常大胆,但八路军从来就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

    什么事情都要有个第一回嘛!

    ps:毒气弹的资料,只写了冰山一角。

    其实有很多。

    而且遭受了毒气攻击的军民非常惨,那时候可没有今天的医疗条件。

    想了解鬼子有多丧心病狂,可以搜731部队。各种惨无人道的活人实验。

    不多说了。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