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签到领罐头(第1/2页)  签到在亮剑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抗战时期的华夏,真可谓处在十分落后的阶段当中了,什么物资都供不应求。    尤其是粮食!    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人有心去种植粮食,男人们都征战打仗,留在村里的大多数是老弱以及妇女,在耕作能力上,都相对薄弱。    秋天,鬼子下乡扫荡要征粮食。    中央军不事生产,也要征收粮食。    种一份地,交两份粮食,谁受得了?    可受得了受不了,人家手里有枪。    不交?人家就抢。    战乱年代人心惶惶,谁还有心思种粮?    曾经有一位美国的专家,经过研究中国人的体质之后,为中国人定制了一个食谱。    并且认为,作为抗战的士兵,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中的基础:    10克盐,35克肉类,70克蛋白质,340克蔬菜,850克的大米。    美国的专家说这份食谱,已经是最低的标准了。    但当时南京政府看到这份“低标准”的食谱之后,也只能露出无奈的苦笑。    对于中央军当时的后勤供应来说,最多只能满足这个标准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别忘了,中央军后面有政府养着,一直被认为“富得流油”,但是也只能满足这份食谱的三分之一。    八路军可没有人养着,得自给自足。    袁朗面前仓库里的红薯小米,是八路军战士在打仗之余,自己耕种种出来的。    当时,美国专家在了解到情况之后,十分吃惊,若是按照这一份供餐标准来算。    在美国,他列出来这样一份食谱,甚至会被拉出去枪毙的。    对于中央军的王牌部队,士兵每天也只能供应两餐,基本上都是粗糙的大米,隔三差五能看到一顿蔬菜都算是谢天谢地了。    至于吃肉?大概在梦里能吃到吧,连过年,都很难说有一顿肉吃。    八路军的物资供给,远不如中央军的一半。    这种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是到了一种怎样的地步。    每天只有三百克的主食,连一斤都不到!    听夏宝山说,每年到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吃光了。    就打野味儿,别说兔子,就是老鼠也得哭。    挖草根野菜,吃树皮,像长征的时候把皮带拿出来煮了,也是有的。    即便这样,八路军还得拿起枪,凭着顽强的意志,跟鬼子拼命。    简直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    袁朗沉默了良久,再说话时嗓子都哑了:“狗日的小鬼子……”    如果说之前,不断的援助八路军武器装备。只是因为他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惯性思维下去做的。    那么现在,他突然有了一种使命感。    打跑小鬼子,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库房,袁朗眼望蓝天想了一会儿,决定先去一趟炊事班。    灶火烧得正旺,屋里充满了水蒸气,从屋外进来,顿时感觉暖和了许多。    夏宝山熟络的跟炊事班老王打着招呼,“老王,今天新团长上任,咱们吃点什么好的呀?”    “炖白菜粉条,蒸窝窝头,红薯土豆。”老王坐在小马扎上,叭叭的抽着旱烟。    夏宝山揭开锅盖儿瞧了一眼,表现的很失望:“一点儿油腥子也没有啊!”    “全团就一头猪,你要是能让团长宰了它,咱们就能见点儿油腥。”老王把烟锅倒出嗑了嗑,头也不抬的说的。    没什么吃的东西,炊事班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炖白菜粉条,就已经是新团长上任,特地加的好菜了。    想要见油腥儿,不如去做梦,梦里什么都有。    袁朗在一旁听着二人的谈论,默默的选择了签到。    “签到成功,为八路军新二团炊事班。”    “获得奖励,美军c战斗口粮,千人份。”    果然,在被服厂能获得军装奖励,在炊事班自然可以获得食物。    不过,美军c类口粮是什么?    系统给予了贴心的解释:美军C战斗口粮,特别设计用于没有餐厅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