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章 皂化反应(第1/2页)  大明之风起青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前世,卢飏便看过老婆做手工香皂,非常之简单,那些材料和步骤,卢飏如今依然记得。

    只不过当时的原料都是现成的,如今这原料却要自己开发了。

    来到城南,卢飏转了多家杂货铺,终于找到了一家卖碱面的铺子。

    这个时代的人们,蒸馒头基本是不放碱面的,因为这时的碱面大多是从碱湖或者碱矿中弄来的天然碱,根本没法直接食用,这些碱面一般都是用来蹂躏毛皮用的。

    当然,有些讲究的人家也会用碱来和面,让馒头更松软一些,不过那碱一般都是草木灰里提取的,而且使用者也不知道这草木灰提取的便是碱,只知道加了这东西的馒头更好吃。

    而卢飏要的碱面不是用来吃的,所以天然的碱面便好,价格还便宜,一钱银子能买五斤。

    将碱面装进褡裢里,直接扔在了马背上,牵着马,卢飏便又去买了油脂。

    早在汉代,古人便从胡麻中榨出了油,不过却不用来食用,主要用来照明和润滑,那时,用来食用的油脂主要是动物油脂,比如:猪油、牛油、羊油等等。

    而油脂用来炒菜,则是在宋代才开始。

    不过从宋到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如今用来食用的油脂已经非常多样了:芝麻油、蓖麻油、菜籽油等等,当然使用最广泛、价格最便宜的便是豆油了。

    豆油二十五文一斤,卢飏要了两斤,猪油五十文一斤,卢飏只要了一斤。

    将油脂用陶罐装了,一边一个,用绳子拴好,一样挂在了马身上。

    至于生石灰,卢飏便不用花钱去买了,直接去了南城的作坊,装了半袋子回来,当然,生石灰便是买也不贵,三文钱便能买一斤。

    回到家中,卢沈氏依旧没回来,卢飏便在院中鼓捣开了。

    当年他老婆做手工香皂时他也在一旁帮忙,就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油脂混合便行,不过这氢氧化钠溶液,卢飏得先用碱面和生石灰配出来。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加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

    碱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便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而卢飏要的便是氢氧化钠溶液。

    卢飏又找了一个干净的木桶,将氢氧化钠溶液倒进去,然后用水稀释了一下,接着便将豆油加了进去,随后便用木棍不停搅拌。

    肉眼可见的皂化反应,里面的物质也越来越粘稠,直到搅拌不动,卢飏便将那桶放在了阴凉处静置。

    到了晚饭时间再看,已经凝固成了杠杠硬的一团,卢飏这才意识到,之前忘了准备模具了。

    用小刀切了一块下来,就着水将厨房的抹布洗了洗,泡沫起了不少,效果还挺好。

    卢沈氏见卢飏竟然在洗抹布,便也凑了上来。

    “憨娃,你又弄啥?”

    “娘,你来看,这是肥皂,以后洗衣服洗澡什么的可以用这个了。”

    卢沈氏接过来,就着水一阵搓洗,比刚才卢飏洗的还干净不少,而且手上也没有油腻感,甚至比之前还要清爽。

    “这么好的东西,憨娃你咋想出来的。”

    “看书看得呗,宋代的一本叫《梦溪笔谈》的古书上,对此有记载。”

    卢飏随口编了个瞎话,本来想说《天工开物》的,但一想宋应星如今还在考进士,估计目前还没空写书。

    其实就是卢飏说《天工开物》也没关系,因为卢沈氏的注意力完全不在这上面。

    “尽看这些没用的书,有时间多看看《四书》《五经》,科举又不考这什么《梦溪笔谈》。”

    卢沈氏的唠叨又开始了,卢飏没办法,拿了本《历年科场文集》,便去了书房装样子。

    第二日,卢飏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