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风雨无情人有情(第1/2页)  扶贫那些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昨天还是晴空万里,今天起床却发现,雨下个不停,还伴着不小的乱风,在天空上翻滚个不停。这样的风雨,在林樟村每年都会来几次,在历史上,还造成过不少的自然灾害。例如下樟村集体化时期的决堤,郑胜英家的倒塌等,就是这种风雨造成的。到了中午,看风雨越来越大,独孤兰赶到村委会,找到值班干部商量对策。还没坐下来,村里其他的干部陆续赶到。老业务员根据几十年村里的生活经验,估计这又是一场灾难,提醒干部们赶紧作好准备。根据这个情报,独孤兰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开广播,通知村民作好防范灾害发生。二是组织力量到老房区,特别是危房区把群众接走,安置到安全的地方。三是组织人员巡视堤围,防止决堤事件发生。简短的会议,强有力的行动。会后由老村干负责广播工作,其他村干部分成两组到林樟村和下樟村的老房区接走群众。

    独孤兰就在林樟村这一组,他们四个人,穿上雨衣穿街过巷的查找,边走边高声呼叫,对着一间间的老房子,询问屋里有人没有。大雨飘泼而下,雨衣也难挡住风雨的攻势,不久满身就湿透了。虽然是夏天里的雨,却是冷如冰霜。这里就有俗语,“六月雨如冰霜。冻死牛,不赔偿。”走着走着,巷道里的水涨了起来,这说明溪水已经涨得好高了,村里的水排不出去。老旧的房子泡在水里,危险就陡增不少。抢救组的队员们加紧搜救工作。

    天空像被打破一样,不停的倒着雨水。天空黑乎乎的,才下午四点多却像黑夜里,明亮的时间那是闪电划过的。老房区的积水在慢慢增高,很快到了大腿部。独孤兰他们的心都急到咽喉口了。终于在近五点时排查完整个老房区。

    正准备撤出赶赴大堤时,闪电中看到一个小个子人影,从巷道的拐弯处,正向西厢房走去。独孤兰打开手电筒,大声呼叫他,可惜雷雨声太大,那人没听到。独孤兰只好拼命的涉水追过去,其他队员因为怕脏水没过上半身,不敢涉水追过去。只有在那里高声叫唤。很快那人到了一间破得没了门板的西厢房,探着头正要走进去,独孤兰正好赶到,一把抓住他的手臂。那人抬起头来,独孤兰看清了他的面貌,原来是村里的一户贫困户,这老房子是他家的,已多年没有住人,只是存放一些旧农具杂物。近来在里面放些甘薯,因担心涨水,甘薯被漂走。这六十来岁的人,还涉水赶来查看。独孤兰一手抓住老人,一边劝说他离开,同时抬头看这老房子情况,发现门角处的裂缝很新,判断这应该是由于泡水后开裂的。独孤兰马上拉着老人向巷外跑去,不管在齐腰的水多难前进,还是拼尽全力的跑。这时只听身后传来木门板倒下的声音。独孤兰他们才出了巷口,他的老房子就“轰”的一声,倒在了污水里。

    送走老人,抢救组的队员们赶紧上了大堤。在大堤上,只见滚滚洪水无穷尽的从上游冲下来。水面上漂着各种杂物,木头、杂草、垃圾、生畜等。水位已高出林樟村的房顶了。村干部们手拉手,横在大堤上,一寸一寸的查看大堤,拨开杂草,往往复复的查看是否有漏洞。另派出两人专注堤边的水面,有漩涡就报告,那里面可能有漏洞。雨一直在下,溪水在慢慢的涨。独孤兰他们的心都提到咽喉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细心的巡视着大堤,确保大堤的安全就是全村的希望,全村的所有。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寒冷、劳累和饥饿让独孤兰嘴唇都发紫了。寒冷让身子不时像筛子一样抖动。打在身上的雨点,早已痛得感觉不出痛了,只有冻的感觉。时间一点点过去,到了晚上十点多,风雨开始变小,上游的洪水也慢慢的变小,独孤兰他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松了一口气。但看这水势,一时半会还不会退去。这时大伙都觉得快饿晕了。柯克强书记让柯俊开车到村道口的小集市购捆肉饭。听到吩咐捆肉饭,大伙都欢呼,还向干渴的口里咽下了口水。

    到了下半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