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办成半件事(第2/3页)  扶贫那些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来。为了让老人打消顾虑,赶紧补充道,前时我已找过GL局长商议过了,就差再加把力。还有就是我会联系你村的第一书记,一起跑这事。道路的设计与预算等工作我们干,你老人家就只促成郑副县长开口。这话下来,老人终于点头同意了。这让独孤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大家在热烈的品茶中,说起闲话。话题被独孤兰有意引到芹山上的金山寺。老人喝下一杯茶,长长的故事从胡子里流了出来。

    这金山寺原名就是芹山寺,因为要叫得好听些和谐音的问题,改成现在这个名字。寺的历史就不记得何时建的,只记得自已还很小的时候就有这寺。后来寺庙废了,房子改成了农场用房。再后来又复活了。来了不少的人,把这寺一天天修复,还很大规模的扩建,现在可说是高楼林立。我们村基本上都不去这寺上香的。这话让独孤兰特别奇怪,一个大规模的寺,邻近的人们不信仰它。老人接着说出了其中的原因。这寺开始的主持不错,有公心有爱心,发动了周围以至外地好多的善男信女到来支援。很快就把寺修复,可是那主持不久因年事高而去世。接手这寺的主持就搞笑了。是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他除了在县城里购四套房子,养了三个女人外,时常在另一套房子里乱搞女人,把四里八乡的好多去上香的糊涂女人骗去“通神”。后来还把寺里的存款赌光。这些臭事被发现后,这人被寺里僧众清算驱赶。这寺很长时间只有僧人却没有主持,香火只能是外地来的香客。独孤兰听到这里,才明白送和尚上山时,看到的寺虽然很大,但是显得冷冷清清的问题。同时也感叹,任何领导若是只靠道德自律而没有监督的,都是难以永远保持其优良品质的。对于另一个系统的“干部”来说,还要认真进行甄别。

    辞别老人,独孤兰与建华向郑厝村村委会办公楼走去。远远望到一座特别漂亮的三层小洋楼,那就是郑家村的村政办公楼。独孤兰不禁感叹,这大山里的乡村竟然能建成这么漂亮的办公楼。建华一边小声提醒道,要不是有的人只要钱而不干活,我们村也能建成这样的办公楼。这是前几年上面拨款给建的,哎,当时给钱也不去拿。可惜失掉了这么好的机会。

    在村办公楼里,独孤兰见到了派驻这里的第一书记胡闯。独孤兰虽然与他互不认识,但共同的战线让他们一见如故。相互学习怎么开展工作的经验。谈话在轻松中进行着。独孤兰看谈得差不多了,话题一转,把主题又拉到了修路上来。胡闯叹气道,都说要发财,先修路。可这出村的道路那么长,村子又那长穷,这任务怎么能够完成得了。就是把我自己卖了也凑不起这个钱。独孤兰听后哈哈一笑道,胡书记就不要卖了,估计你挂上去也没人要你这样的老男人。我看还是想别的办法,到时候不卖第一书记也修好了路,那才显示出你的真本事。胡闯苦着脸说道,独孤书记说得轻松,能有这么好的办法你教授一下,到时候我请客。独孤兰正式对胡闯道,上面我已走动过了,也打听清楚了,虽然现在早已过了村村通公路的时期,但还是有一定的政策性资金可投入的。下面的事也打听过,我们的扶贫资金可以拿出一部分投入到这方面,只是数量不多。村如果能出一点是最好的,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进山的路改修向山前面的林樟村,可少四公里多,你村只要负责七公里左右,就到了林樟村的范围。进入林樟村到镇道那五公里路面就是我的事了。我初步估算过,你村这一段路面需资金约350万元。如果县里公路部门能出八成,你再从扶贫资金里抽出70万元,这缺额的二成不就补齐了?胡闯一听,来了兴趣道,敢情好,就看独孤书记找上面解决这二百多万的问题啦。独孤兰道,有请胡书记你紧密配合村里老人组的组长,就是建华兄弟的姑丈。作好村改道工作和找重要人物这两项工作。需要我配合就告诉一声。

    告别胡闯第一书记,独孤兰与建华匆匆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