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4章 边疆之行(第2/3页)  盗门老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有没有改名,谁也不知道。

    到达鹤城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接连几天近乎不眠不休的赶路,我和陈八牛也着实累得够呛。

    到了鹤城车站,趴在椅子上就睡了过去,要不是一个热心肠的东北大姐把我两叫醒,就算我两不冻的嗝屁,也非得伤风感冒不可,到时候必然会更耽误时间。

    说来也是巧合,叫醒我们的那位东北大姐,正好就知道张家沟。

    “你两这是要去那张家沟做啥子?”

    “我可跟你们说,那地方老偏僻了,离林子老近了,这会还经常有人熊、老虎什么的出没,除了收山货的人会去,别人都不乐意去哪儿,我劝你两要是没啥紧要事,还是甭去那地方瞎晃悠。”

    我无奈的苦笑了一下,说实话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去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里瞎转悠呢?

    好在从那位大姐口中,我们不光得知这地方的确有张家沟这么个村子,还打听到了具体的位置,这也算是出发以来,第一个让我两为之一振的好消息了。

    张家沟就在外兴安岭的山脚下,基本上翻过几个山头、过几条河就是国外了,绝对的边境地带。

    那会公路也远没有现在发达,我和陈八牛只能先坐客车到了一个小镇上,然后多方打听,好不容易打听到有个林场运木头的车,会从张家沟附近经过。

    也幸亏东北人都朴实热情,我两只是编了一个要去张家沟找年份足的老山参回家替老人吊命的蹩脚理由,林场负责开车的司机大哥就答应载我们过去。

    甚至于周围不少路过的行人听说了,不光是一个劲的夸我两有孝心,还纷纷出谋献策,指导我们该怎么选山参,还有的说认识人可以领我们去。

    那热情,只让我觉得在这种环境下随口说了一句谎话,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一样,就连素来没皮没脸的陈八牛,也是涨红的脸,瞪着眼看着我,硬挤出来一幅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

    “行了八爷,咱也是逼不得已,等有机会咱道个歉。”

    “还是九爷讲究。”

    “不过九爷咱现在也不知道这旮旯到底有没有元代帝陵?合着咱不能闷头就往林子里钻?”

    陈八牛这句话也让我皱起了眉头,的确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线索。

    “咱先旁敲侧击的打听打听道,要是能问到些门路,就容易办了。”

    其实不光是中医上有望闻问切这四字诀,倒斗行当里也有。

    只不过倒斗行当里的望闻问切,望的是山川龙脉、问的民俗传说历史渊源。

    又等了十多分钟,我两就在那司机大哥的招呼下,上了林场云松木材的大货车。

    要是搁在其他地方,就我和陈八牛两幅生面孔,想要问到一些自己想知道的情况,保不齐真要费一番心思。

    也幸亏这次来的是东北,东北人民的健谈是全国皆知的。

    一路上我和陈八牛陪着那司机大哥天南海北的侃大山,聊得兴起,我就把话题引到张家沟上,倒不是我心眼多城府深,实在是我也没辙。

    提起张家沟,那司机大哥也完全打开了话匣子。

    “瞅你两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参客,听大哥一句劝,那张家沟邪乎着列,办完事赶紧走人。”

    此前在鹤城车站的时候,那大姐就提过张家沟险恶邪乎,可也是只言片语模棱两可的说了一句,一路上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好奇,这会旧事重提,我哪里还安耐得住,当即就顺口问了一句。

    “大哥,您给我们说道说道呗?那张家沟咋邪乎了?也好让我两有个心理准备。”

    结果我这么一问,刚刚还天南海北跟我们侃的滔滔不绝的司机大哥,反而是一下语塞了起来,抓着脑袋支支吾吾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