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三十五章:战前准备(中)(第1/3页)  抗日之超级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除了在调整正规部队外,国民政府还在大规模的组建特种兵!

    所谓的特种兵和后世实施特种作战的部队并非是一个概念,这个时代的特种兵实际上指的是配合步兵作战的骑兵、炮兵、装甲兵、工兵、通信兵部队。

    长城抗战之后,德国军事总顾问弗采尔就深感中日两军装备悬殊,指出中国军队“步兵必须有精利可恃武器,方能于攻击及防御时有良好成绩”,“兵器不良,实为陆军自趋灭亡途径”。

    为改变现状,国民政府多次派人出国考察军事,聘请外国顾问来华训练特种兵,购买外国先进的武器装备,多次研究制定中国陆军发展计划草案。

    1935年后经过整理建设,特种兵的系统才初步形成。

    眼下国民政府的特种兵分骑兵、炮兵、高射炮兵以及装甲兵等等,其中尤以骑兵和炮兵为主。

    国军的骑兵分为军、师配属骑兵和中央直属骑兵,按照国民政府不久前下达的调整命令,整个兵种的调整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整理军、师所辖骑兵,因为有的军、师属骑兵仅是虚名,有兵而无马。

    为适应作战,逐渐充实与健全,并将有马者改编为队,无马者编为徒步骑兵。

    第二期整理中央直属骑兵,军事委员会原有直辖骑兵7个旅,即骑第1旅,骑第2、第11、第12、第13旅,骑第14、第24旅,另骑兵学校所属骑兵。

    经过整理,除保留第14、第24旅外,其余与东北骑兵混合编成第3、第4、第6、第7、第10骑兵师,并任命东北军出身的何柱国为骑兵军军长,负责编训。

    接着,又将骑第24旅编为团,隶属骑第2师。驻察哈尔、绥远新编骑兵第10师,山西骑兵第1、第2、第3旅以及甘、宁、青各骑兵部队因经费和历史原因,仍保持旧制,未予整编。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在武昌行营设立炮兵整理处,专负整理炮兵之责。

    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吓一跳,南京方面原以为国内两百万军队,这炮兵少说也有能搞出几个师来。

    结果整理之后才发现,此时现有堪用的火炮457门。

    且因历史、人事等关系,编制不一,炮种复杂。

    整理时,按炮种统筹编成,并补充器材、马匹。共编成两团制的独立炮兵旅4个,独立团5个,独立山炮营、独立野炮营、独立重迫击炮营各3个。

    高射炮兵和装甲兵也在此次整编以及扩编的名录当中,但是情况同样令人担忧!

    不仅仅如此,国民政府还对海军和空军都进行了建设,作战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国民政府曾制定了一个五年造舰计划。该计划以日本在华海军军力7万吨为对象,建造各种舰艇,计5.6万吨;后又根据将来战场之位置而又适于海洋根据地之条件,划分海军和军港等。

    此后,海军为抵御日本,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新建和改造舰艇及飞机,建设军港,增设炮台,勘测航道,更换部分枪炮,培养抗战人才等,取得一定的成果。

    中国的空军从1929年起才正式成为1个军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东北空军所属新旧飞机200余架全部被日本抢去。

    到1932年,国民政府中央空军仅有50架飞机、200名飞行员。当时的空军“散漫而又微弱”,“只是作了军阀们政争的工具,对于整个国防,不曾有过些微的建树和功绩”。

    因此,从“一·二八”抗战到长城抗战,制空权完全为日本掌握,中国军队的活动尽在日军的监视之下,在其轰炸、扫射下的伤亡更不知其数。

    为此,国民政府着手规划建设空军,计划到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