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章:日军的战术调整(中)(第1/3页)  抗日之超级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呦西,秦真君分析的很到位,看得出他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请继续说下去!”南次郎道。</p>

    尽管南次郎只是说了几句话,但听在众人耳朵里却是另外一番意味,这表明南次郎对秦真次观点的认可!</p>

    秦真次在听到南次郎的话之后,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p>

    说实话,说这些他是要承担极大的风险的!</p>

    一个不慎,很可能会被南次郎大将误会自己对他有什么成见,这必将影响他以后的发展!</p>

    但好在南次郎大将似乎并没有这样认为,这让他心里放松了不少!</p>

    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秦真次中将继续说道:“从主观上讲,导致支/那义勇军失败的原因,首先是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p>

    “这个怎么理解?”西尾寿造不解地问道。</p>

    “东北辽、吉、黑三省及热河的义勇军作战基本上是在孤军奋战的状况下进行的,义勇军兴起后,国民政府自动放弃了抗日的领导权。而东北本土的人士和军警人员虽然在北平组织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后援会”等团体和组织,但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具体的奋斗目标。”</p>

    “他们也曾煞费苦心,力图领导,并从军费上、物质上给予支持,但从全局上看,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他们不可能根据一省乃至全东北的情况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义勇军长期分散、各自为战、各自为政、缺乏协同配合的弱点,这就难免不被大日本皇军各个击破。”</p>

    接着秦志成中将继续说道:“如辽宁义勇军攻打沈阳,吉、黑两省义勇军攻打哈尔滨,最后都是大的行动导致了大的失利。”</p>

    “而义勇军的广泛性,导致其成分复杂、派系较多。义勇军中不乏抗战热忱高、立场坚定、意志坚强的人物。但在民族矛盾上升时,一些流氓、兵痞和一些富豪子弟一度参加抗日,一些“胡匪”也掉转枪口下山参加了抗日队伍,一时鱼龙混杂。”</p>

    “这些人一方面是抗日的,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危害老百姓利益的行为,有的人重操旧业,掠夺鱼肉人民,这样就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最后归于失败。”</p>

    “义勇军内部不团结,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参加抗日义勇军的东北军官中的一部分人打着抗日救国的旗帜来扩充实力、骗取老百姓的支持和捐款;有的人总想割据一方,因而互相闹成见,少数部队之间相互摩擦、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人在战斗中暗自保存实力,作为争名夺利的资本。”</p>

    “由于思想不稳固,他们一遇挫折或作战失利就出现“内讧”,当处于低潮时甚至动摇、叛变。这都严重地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最终导致失败。”</p>

    通过分析,秦真次将东北抗日义勇军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广泛赞同!</p>

    “秦真君,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是认可的,只是这和当前的局势有什么关联吗?”说话的是第六师团长香椎浩平中将开口问道。</p&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