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一章:惊人的缴获(求订阅!)(第1/4页)  抗日之超级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本方面的意思传到北平之后,何长官等人当即进行了紧急磋商,很快就有了回应,这事儿可以商量。</p>

    具体怎么个商量法,双方要坐下来好好谈!</p>

    接到消息后,关东军方面当即认为是积极的信号,随即命令前线的部队后撤到克什克腾以及丰宁一线。</p>

    同时,日军方面派出以参谋长小矶国昭为代表的谈判团队赶往北平,就通车通邮的情况正式与国民政府北平分会进行谈判。</p>

    至此,打了足足二十多天的战斗终于算是平息了!</p>

    察东原本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也瞬间缓建掉了,老百姓终于松了口气!</p>

    不仅仅是老百姓,已经撤到察北草原深处的马铮也松了口气!</p>

    张养浩的词里面说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p>

    中日两国如果真的因为多伦城打起来,不管是最后哪一国获胜,多伦的老百姓都将是最大的受害者。</p>

    至于日本人提出的条件,在马铮看来其实并没什么大不了的!</p>

    所谓的断绝交通,断绝联系,不过是国民政府自己的小倔强,仅此而已!</p>

    实际上,关内关外的交流一直都没有断绝,毕竟进出关的所有通道都在日本人的把控之下,就连山海关眼下都是人本人在驻守,你国民政府怎么断绝联系?</p>

    更重要的是,满清王朝的时候就已经被中国的主权丢的差不多了,辛丑条约更是割让了出关铁路沿线的驻兵权。</p>

    从天津到北平再到山海关,沿线都有日本军队驻扎,甚至于人家还在你家门口...不...应该是客厅里成立了一个中国驻屯军,你怎么断绝交流和联系?</p>

    你所谓的断绝通车、通邮,真的是自欺欺人的小倔强罢了,实际上对日本人的影响远远没有那么大。</p>

    而日本人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条件,不过是为了更加名正言顺的调集部队或者是将他们的情报人员运送到关内,而不需要藏头露尾。</p>

    事实上,就算是没有眼下的这件事儿,日本人也会通过其他手段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p>

    历史上关于与华北通车、关内通邮问题,日本以强硬的姿态与国民政府进行交涉,结果南京政府一一予以允诺。</p>

    1934年7月1日,从天津开出的第一列车,开往奉天,关内外正式通车。</p>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儿,那就是这列火车途中在茶淀车站遭到爱国青年宁匡烈自制的定时炸弹的袭击,当时可把押车的军警给吓坏了。</p>

    好在土炸弹威力不大,并没有给火车造成太大的损伤,最终这列火车还是顺利的到达了奉天。</p>

    而且国民政府又在年底的时候同意从1935年1月10日开始通邮,2月10日开始汇款与邮寄包裹等业务。</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