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8章 ?道观偶遇(第1/2页)  天阙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妇的话提醒了丁宁,连忙让谢宝送过去几两银子,免得老两口买东西时为难。郑宁一声不响抱起被褥出去晾晒,谢宝则去忙活着去拾掇后槽喂马。</p>

    丁宁打开了柜子,翻找自己过去留下的衣服。那次搬家之前,老妈把自己好点的衣服都打包带走了,柜子里剩下的都是有些旧有些小的衣服。这样的衣服给谢宝、郑宁穿还凑合,自己穿就有些太小了。另外,自己也需要一身夜行衣。不然,太不方便了。</p>

    正踌躇间,老家院敲门进来,兴奋地说:“我一见大门开着,就知道是少爷回来了。老婆子说一开始见三个道人开门,她吓坏了。少爷,老板板没有给您说难听的话吧?”</p>

    丁笑道:“大娘就是问问,能说啥难听话。嗯,这附近有卖衣服的没有?要成衣。”</p>

    “有倒是有,就是价钱贵。要是不太急用,还是自己买料子让人做划算。”老家院建议说。</p>

    “不用了,您告诉我地方就行了,我自己去买。”</p>

    老家院摇摇头告诫说:“您若上街千万小心,前些天街上到处都是检查头发的,只要是未剃头的,逮住就给人硬剃。遇到反抗或者逃跑的,追上就打,弄不好还给关到监狱里,后来闹得南边几个省的商人都不敢来了。现在松动了一些,南边几个省的商人可以暂时免剃,剩下的就是道士了。和尚嘛,是要剃光的。连我这快七十的老头子,也让人追上给剃了头,留这么手巴掌大一片儿,难看死了。”说着,摘下帽盔,露出个光瓢似地脑袋。后脑勺留有茶壶盖那么一片儿白头发,梳着四指长的一个小辫儿。</p>

    “怎么才能证明自己是商人呢?”丁宁不由得问。</p>

    “初次来的得带有商品,还要有来源地商会证明。进城之后,得有商家的铺保,证明该人是来与我家做买卖的。现在,说不定什么时候半夜三更就有查夜的,中青年男人是检查重点。”老家院说。</p>

    丁宁心头一沉:“这么说我们还不方便外出了,要是想以出家人身份活动,就得住到朝天宫去了吧?”</p>

    老家院说:“你们骑着马去朝天宫也够扎眼的。现在,老奴建议,你们或者是住在家里别外出,或者是人住到观里马在家喂着。你们尽量少抛头露面,现在要搞‘十户联保’,被邻居发现也不好办。”</p>

    “好一个洪承畴,统治的倒很严密。那好,我们把马匹和大武器留到家里。您今明两天给我买一身成衣和一身夜行衣。”他给了老人一些银子,让谢宝、郑宁挑好衣服放在一边,三人就向朝天宫走去。</p>

    小时候,练武读书之余,丁北宁经常和小伙伴去朝天宫玩耍,除了感到宫殿建筑雄伟高大之外,也没有其他印象,这两年一接触道教,才知道这座建筑才是天朝道家第一圣地。其名字乃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御赐,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是天朝皇室贵族祈福道场及节庆前文武百官演练朝见天子礼仪的场所。虽然自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官家活动少了一些,但是其依然是道教举办盛大活动的场地。据说先前的历任道长都由皇家道录司官员兼任。现在,清廷进占南京,不断将一些有着明朝特色的名称改掉,淡化人们对先朝的记忆,譬如改南京为江宁府,改大明王府为徐达府,改明孝陵为废帝冢,改明成祖为其母修建的金陵大报恩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