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1章 ?阁臣手段(第1/2页)  天阙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万万没有料到,一个剃发易服令,居然在关内引起如此剧烈的反应,以至于江南发生数十起规模大小不等的起义,更有嘉兴、江阴等地的民众,凭籍小小的弹丸之地,竟然把我大清朝的数十万军队阻在坚城之下达数十天。而且,两地竟然没有一个投降的民众。倘若南明的军队有民众一半血性,那占领中原就会成为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南柯一梦。</p>

    这些天,他让兵部的专家在自己的王府大厅里制作了一个硕大无朋特别精美的大沙盘,将大明朝原来的疆域全部囊括进去,河流山川湖泊森林黄土高原碧绿草原全部逼真无比。已经占领的地方,全部用绿色旗帜标示,未占领的地区,则分别用红黄蓝黑标示。其中,红色的是伪隆武区域,黄色是伪鲁王区域,蓝色是原伪永昌残部,黑色则是张逆献忠。</p>

    每当前线军情有了变化,兵部的参谋人员就会主动跑过来,在大沙盘上作出新的标识,以便他随时洞察全局,做出新的战略部属。这天,一位兵部戈什哈将一些蓝色的颗粒状洒在了湖广西侧红色的隆武区域里。</p>

    “这是什么意思?怎么两种颜色重叠了?”多尔衮对之不太明白。</p>

    戈什哈连忙打千施礼:“回摄政王,我们得到情报,原闯逆李自成残部从川东夔州府沿江东下,在荆州宜昌一带的沿江山区驻扎,听说伪南明的何腾蛟和湖北巡抚堵胤锡拟招抚之,故作此重叠颜色。”</p>

    多尔衮闻听湖广拟招抚李自成余部,心中又烦闷起来。</p>

    唐王在福州登基,喜坏了明湖广总督何腾蛟。何腾蛟,贵州黎平人,曾任南阳知县,与封地在南阳的唐王朱聿键相识。经过二三十年的摸爬滚打,在弘光朝何腾蛟升任了湖广总督的高位。当时的首辅马士英与左良玉面和心不合,将自己的同乡何腾蛟派到武昌,就近监视左良玉。后来左良玉东下“清君侧”胁迫何腾蛟同行,以壮声势。何腾蛟乘人不备投水明志,使他声名鹊起,世人皆夸其宁死不屈,气节可嘉。隆武帝因为没有自己的班底,对于各省督抚大加封赏拉拢,加封何腾蛟为隆武朝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副都御使,赐莽玉,授尚方宝剑,总督河南、陕西、四川、贵州、湖广、两广军务,可以“便宜行事”。</p>

    受命后的何腾蛟一下子就有些飘飘然起来,残明剩下的地盘大部分都归我掌握,我何某的权利其实比那个处处受郑芝龙挟制的隆武帝还要大得多。他在长沙开府,收编地方部队,安排官吏,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派头。</p>

    此时,李自成残部多集结于湖广境内,其中郝摇旗、王进才部十余万人在湘西一带活动,而李过、高一功部二十来万则在宜昌、荆州一带集结。何腾蛟如芒刺在背,多次派兵征剿,被打得溃不成军。湖北巡抚堵胤锡不断来信,建议招抚。何腾蛟灵机一动,我何不招抚以后让他们去对付清军,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想到这里,便派人与郝摇旗、王进才联系。通过交往,发现郝摇旗是个粗线条的人,为人豪爽,讲义气,且地位较低容易控制。他打定主意,拉拢郝摇旗、王进才部,疏远离间李过、高一功部,必要的时候让他们同室操戈。</p>

    隆武帝朱聿键见郑芝龙只想保守福建地盘,一点儿也不支持自己的北伐大业,便想离开福建去江西或者湖南,与自己最信任的大臣何腾蛟在一起,共图中兴大业。他多次派人给长沙送信,敦促何腾蛟派兵来福建接驾。</p&g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