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7章 浙东乱象(第1/2页)  天阙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来,当初南京献城弘光被俘之后,洪承畴和博洛向各地发布檄文时,宁绍总兵王之仁也曾经向博洛上了降表,说要投诚。后来,清廷多尔衮剃发令易服令下,浙东人民掀起了风起云涌的反剃发易服大起义。许多农民拿着木棍锄头起来反抗暴政,被抓被杀亦不屈服。想想自己统兵上万,倘若不动一刀一枪降清,恐怕子孙后代都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此刻,王之仁醒悟了,决心迷途知返,和大家一道竖旗抗清。因为其前段时间曾一度投清,所以,不少人心中对其总有抹不去的阴影。

    “不是说浙江总兵方国安曾经在杭州抵抗过清兵吗?”丁宁问道。

    窦伟杰摇摇头,低声道:“方国安这个人很难琢磨,起初,其抵抗过清军不错。后来,就是王之仁总兵降清那一阵,他就多次扬言,浙江境内的正规军兵力我是‘老大’,无论是谁登基或者监国,离开我绝对玩不转,想进内阁的野心昭然若揭。刚刚经历过弘光帝江北四镇的教训,哪能让带兵的将军入阁?鲁王为了笼络他,封他为荆国公。从现在的表现来看,他对于朝廷,对于友军极不配合。将来,很可能从他身上惹出事端。”

    一顿饭,吃得丁宁心烦意乱,看来鲁王这里就是个乱麻团。他谢过窦伟杰和许路的热情招待,说自己婚后妻子尚未见过父亲,准备去宁波省亲。在绍兴歇息了一晚,翌日清晨早早地就离开了驿馆。

    许路知道窦伟杰惜才爱才,翌日就把丁宁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窦伟杰听了,急忙去报告了阁臣张国维,说此人年纪轻轻,本领高强,胸有韬略,忠贞不二,是个难得的人才。张国维听后,吩咐窦伟杰将此人请来一叙。窦伟杰邀了许路到驿馆来寻丁宁,被告知黎明时分便已经离去,此刻怕不走了三五十里路程。两人知道追赶不及,只得怏怏而回。

    丁宁他们一路急行,傍晚到了宁波水师营驻地。家人见小姐归来,又惊又喜。老管家一面吩咐给姑娘姑爷做饭,一面派人去水师营给老爷送信。晚饭后,去送信的家人回来了,说老爷在军营有要紧军务,估计明天才能回府,说让女儿女婿好好休息,明天再见面说话。

    张倩倩心中一惊,估计军营里发生了不同寻常的事情,便问那位家人,军营气氛如何。这位家人平常只是干些采购跑腿之类的事情,不懂军事这一套,只是说老爷似乎正在开会,吩咐了几句就打发他先回来了。

    丁宁安慰妻子,说在目前情况下,军营里有些要紧军务很正常。老爸无非是晚一天回来见面,无需太过担心。明天见了面,自会知道。

    第二天午饭后,张安澜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张倩倩和丁宁急忙上前拜见,请安。张安澜脸上难得的出现了笑容,问候了丁宁的父母安好,又问了张倩倩的母亲身体状况。见客厅里摆着道服道冠,便问是怎么回事。听丁宁讲了原因,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丁宁为之斟了一杯茶,问起了军营是否出了什么事情。

    张安澜叹了口气,道:“这些天,军营里简直成了菜市场,一拨拨的说客不停拜访,你争我夺,都恨不得把宁波水师收入囊中。”见丁宁不解,便说了起来。原来,陈洪范先前曾经管辖过江南水师,有一部分中高级军官与其有旧。已经降清的刘泽清也曾在江南水师呆过一段时间,与一些军官熟识。还有在福建登基的隆武帝朱聿键,也不断派人来拉拢宁波水师的高级军官,封官许愿,分化瓦解水师官兵。

    丁宁吃了一惊,不由得问道:“那隆武帝朱聿键远在福建,应该对这里鞭长莫及,他怎么也派人来拉拢宁波的水师官兵?”

    大明水师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的水师,没有之一,他的底子是朱元璋的巢湖水师。在明成祖时期,海军舰船几达四千艘之多。当时名扬世界的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所带船队之大,人数之多,航程之长,世界各国无人可及。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