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6章 亡国叔侄(第1/2页)  天阙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去年清廷官兵初进北京城时,多尔衮也曾下过剃发令。范文程等估计阻力较大,委婉劝阻。多尔衮向众人解释道:“无他,只是区分顺逆而已,”未强令推行。现在,见李自成与弘光朝廷之事已毕,认为剩下的省份可以传檄而定,天下已经收入囊中,遂在孝庄面前表态,男性一律剃发。同时,敦促洪承畴带人奔赴江宁府,坐镇江南诸省征战招抚事宜。而且,下诏实施大规模的“跑马圈地”及“以地栓人”政策。

    对于尚未完全汉化的满清统治集团来说,其未估计到传统文化在民众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会有如此巨大,多尔衮也未估计到他的一道“剃发令”下达,会使似乎刚刚平静的局面产生如此剧烈的震荡。

    多铎接到班师还朝诏令,便命人向刚刚赶到的洪承畴及各级官员办理交接事宜。同时,搜刮江南奇珍异宝和金钱美女,准备上缴国库和分送京中诸位权贵朋友。他命令将“太子”与朱由崧、朱常汸等皇室成员一体带回北京,向朝廷献俘。当初随他和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忠明出征的基本部队和南京献城投顺的公侯伯爵及诸大臣随军北上,将大部分原南明部队移交给洪承畴及新赶到的贝勒贝子统帅。

    多铎等离开南京的那天,该城万人空巷。洪承畴等一帮接收和留守官员军兵是礼节性送别,以壮行色。献城有功人员及大臣眷属送别是心怀忐忑,不知道到了北京会发生什么事情。至于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是欢送瘟神离京。尽管地方官员已经下令今后称南京为江宁,但是民众仍然眷恋旧名。

    在欢送的人群中,有一个白纱敷面泪水不干的妙曼女子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当初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虽然钱谦益现在基本到了国人皆曰可杀的地步,她也因其不肯为国殉节与其闹过别扭,可是毕竟是他为其赎身,并将其金屋藏娇。现在,其六十余岁“北漂,”不知道到了哪里会遭遇些什么,一腔柔肠都快断了。

    钱谦益坐在带棚子的车中,不敢露头。这两天,南京又在流传钱老夫子的一个“头皮痒”的故事。斯时,“剃发令”已经传达到江宁,要求十天内推行。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老夫子说了句“头皮痒”就出去了。在大家猜测其可能去篦头的时候,其已经剃发束辫归来。如果说前一段潞王朱常汸降清使东林党饱受诟病还可以解释为对党众的话,那么他的带头剃发则将自己炒作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未见清廷统治者给其嘉奖,老百姓却已经将之恨到了骨髓里边。

    在押解囚犯的囚车队伍过来时,潞王朱常汸也享受了一次与侄子朱由崧一样的待遇。数不清的砖头坷垃鸡蛋青菜从人群中飞来,坐在囚车中的两位人君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十里出城路,投掷物堆满了囚车,连拉囚车的骡马身上也嘭溅了不少。直到过江需要人车分离时,押解的军兵才把他们从秽物中扒挠了出来。

    相比之下,“假太子”王志明以及一些女眷的情形则好了很多。饶是如此,邹太后也委屈得满眼泪花。在过淮河人车分离时,乘看守的军兵不备,说了句“你们大家保重!”然后一头扎进了正发大水的淮河里,瞬间没有了踪影。

    潞王朱常汸也是一肚子委屈,孤本是艺术人才,写诗词,画兰花,做瑶琴,奏音乐,何其快哉。是你们东林党人怕朱由崧上台翻旧账,清算先朝“国本之争”的恩恩怨怨,愣是被你们给孤贴上了“贤名”。孤也没有像他朱由崧一样,哀求卢久德,求告江北四镇,没有底线地封官许愿,甚至连落难时救过他的童赛花都狠心地不去相认。你瞒得了别人,还瞒得过我。登基后,怕我们一班子籓王在南京碍你的眼,把我打发到杭州,把唐王鲁王等统统都远远地打发出京。你费尽心机登基列位,就好好干呗,弄了一个马士英、刘孔昭、阮大铖把持朝政,让江北四镇权势滔天,令左良玉倍受冷落“清君侧”。如此一来雪上加霜,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