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铜陵设伏(第1/2页)  天阙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黄得功这次是拼了老命,督促部队过江之后,抓紧沿江而上。

    丁宁奉兵部之命到黄得功部催促行程,被其留在军中做参谋。丁宁说自己要来往传达信息,不便留下。黄得功道:“南京方面放心,江北有二刘,江防有操江伯刘孔昭,还有提督郑鸿达和马士英的大舅子杨文骢,你只要沉下心来帮助我击败左良玉这个老狗即可。”

    丁宁见其说的有理,且这里军情紧急就留在黄部参赞军务。

    兵部大炮送到后,丁宁便带侦查人员前出,同时选择狙击阵地。

    这天,侦查人员报告,左良玉部叛军已经占领了池州府,预计将继续沿江东下,下一步目标就会是铜陵县。丁宁听了,一面派人向黄得功报告,一面带领参谋人员到江边沿江查看地形。

    长江从接近铜陵县西北铜官山开始,直到从该县东北离去饶了一个“S”形大弯,尤其在县境东北有三十来里地的“U”形弯。在这里,铜官山、黄柏山、凤凰山等雄峙大江两岸,江水像一条带子在青山脚下蜿蜒流淌。在U形弯那一带水势较缓。两侧河岸被江水长时间冲涮,又陡又滑。临近江畔的山麓,生满了野草灌木。

    丁宁看着这一带地形,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倘若在大江两岸这几十里江岸设下埋伏,用大炮、火统、火箭朝江中的船只发起攻击,无论你有多少人马在船上,除了被动挨打挨烧,你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在U形弯出口处,有一大片生满灌木丛和野草的江心洲,像一只硕大无朋的鲶鱼张开大嘴,欲吞噬好不容易才从弯里航行出来的船只。如果在此架上七八尊红衣大炮,纵算有船只侥幸突出重围,在这里也难逃被打成“筛子”的命运。

    丁宁画了一张地形图,并把自己的作战计划简单阐述了一下,说现在的关键是需要黄大帅带着八大总兵赶紧上来,勘察地形,划分作战区域,明确作战任务,确定配合方案。一切,都取决于速度和时间。

    他把地图交给谢宝和郑宁,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黄得功,催促其抓紧过来看地形。在两人离去后,他开始细化作战方案。

    黄得功接到谢宝的信时已近黄昏,听说事情紧急,命令部队再行军三十里宿营。好在现在已经是五月,只要不下雨随处可以宿营。他带领八大总兵,随着谢宝、郑宁连夜赶路,终于在黎明时分与丁宁会合。丁宁将连夜制作的一份较精细的作战地图摆在地上,给大家讲解敌我态势以及自己的作战预案。他说:“这几十里地是天然的伏击阵地,河床低洼,两岸伏击居高临下,用火炮、火统、火箭发起攻击,我暂时把其称为‘三火大阵’。两岸陡峭湿滑,敌兵纵然将船靠岸向上反扑,一是不容易攀登,二是我们可以利用山麓的石头滚下去退敌。在U形弯出口处有一个乌龟型江心洲,可以架上七八门红衣大炮封锁两边的水道,让敌人插翅难逃。在入口处要控制有力的部队,防止敌人得到前面受攻击情报后,弃舟登岸,从陆地对我发起攻击,驱赶我江边伏击部队。我建议,用三分之一的部队渡江到北岸设伏,主力控制在南岸。另外,还要派千把人的精兵,以三十人左右的小队为单位,多带硫磺火药之类,尽量沿江向上游行进,听到下游炮声或见到敌人要退兵时,以火箭射击引燃敌船,制造混乱。敌人现在未曾遭遇有力部队伏击,必然大意,船只肯定比较密集。只要有少数船只着火,很容易引燃其他船只,形成连锁反应。虽然比不上当年周郎赤壁,但是,烧他个三五十里地几百只战船极有可能。这里战斗结束后,我们不要恋战,快速退向下游,再选择新的伏击阵地。我估计,有上三两次伏击狙击,左良玉的攻势就可能被阻止。最后一点,南岸要占领铜陵县城,严密封锁消息。北岸也要封锁战区附近的村庄、渔船,防止走漏消息。这是我的预案,供大帅及各位总兵大人讨论参考。”

    众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