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章 马相搂钱(第1/2页)  天阙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时的南京,春暖花开,歌舞升平。

    因为杖毙“童妃”,避免了将自己以往的糗事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明安宗朱由崧对大太监屈尚忠的看法大为改观。不管怎么说,其前段时间下去选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毕竟来往奔波好几个月,选上来千余名女子。虽说都没有吴美霞会化妆打扮,可毕竟有几位美女也称得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自己已经打算将其中的两位收为王妃。于是,便传旨苏州织造,好好设计制造朕与娘娘大婚的冠服。

    在挑选传旨和监督大婚冠服钦差人选上,马士英和明安宗有一点儿小小的分歧。因为大太监屈尚忠选美回来只交给自己不到五万两银子,而这次筹办皇帝大婚仅采买服饰类就有二百多万银两,差事很肥,不想再给屈尚忠,其属意大内总管卢久德,自忖其一定会愿意前往。

    孰料,卢久德却不愿意接手此事。他说:“马相,洒家明白您想照顾我的意思。不过,现在几个案子一出,到处都不太平。洒家老了,不想再来往奔波折腾。再说了,捞那么多银子干什么?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累赘。谢谢马相的好意,您另请高明。”

    马士英听出卢久德警告自己不要捞银子太多的意思,心中颇不以为然,心说,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最近,他出了几个捞钱的点子,很是为朝廷和个人捞了些钱。

    一是说现在国家急需人才,过去的秀才、举人考试太繁琐。譬如秀才要考十一场,举人要考十四场,考生要在县里、府里、省里来往奔波,太麻烦了。与其将时间、银钱都搭在路途上,何如让他们把钱上交给国家,到时候根据学业和上交银钱数目给予功名。说白了,就是拿钱买学位,取得当官的资格。

    买了学位怎么办?马士英打出一套组合拳,可以在当地候补。县里的典吏、主薄、县尉、县丞甚至县令出缺,均可从候补中挑选。

    这一下,也不管是否读书人,只要有钱就能买功名,再接着买官。于是乎,各地买功名买官的排成了队,银钱“哗哗”地往上送。有的县一下子就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候补县令,以下的候补县尉、县丞更多。

    马士英说,有了这些钱,建宫殿,修城垣,发军饷,办大婚就有了经济基础,比一点点地收赋税来得快多了,明安宗朱由崧挑起大拇指,夸奖首辅有办法,是无中生钱的贤相,能臣。

    鉴于地处长江上游武昌重镇的左良玉桀骜不驯,尾大不掉,马士英想出一个“弱干强枝”的办法,以朝廷的名义,将左良玉手下的大将封为十几个府的总兵,敦促他们带着各自人马奔赴防地就职,隔离他们与左良玉的关系。同时,致信福建总兵郑芝龙、浙江总兵方国安与江北四镇,要他们稳定地方,并做好拱卫南京的准备。

    张缙彦见朝中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迹象,便向马士英提出带人离京深入黄河以北联络仁人义士的事情。马士英给了大笔银子及数十道空白官诰,说二品以下官员可以视情形自由任命,不用事事请示。张缙彦给了丁北宁他们五天假期与家人告别,随后秘密离开南京。

    丁磊对儿子说,暂时离开南京这个是非之地也好。将来万一有事,我们老两口就带人回宁国老家,再把你媳妇倩倩接来。那里山高林密,外人很难进去,结寨自保没有一点儿问题。倒是儿子你们,要深入到清廷后方去,凡事小心谨慎,不可托大。清兵占据那里将近一年,许多人和事都可能发生改变,不要再用老眼光看待原来的人。

    母亲有点儿舍不得儿子远行,说:“北宁,你离开娘子关、固关那么长时间了,再回去干嘛?人走茶凉,何况现在也不知道那里的情况。要我说,浮光掠影地走一遭就得了,可别干那些没把握的事情。”

    丁宁笑道:“请父亲母亲放心,我们就是去探探情况,鼓动大家给清廷制造点儿麻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