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9章 断臂求生(第1/3页)  重生一九九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余飞扬犹豫再三,还是把往后几年有些地方才会用起来的政策提前告诉了李景平。

    在很多年后,评价这个时代发生过的这些往事的时候,有很多人往往会叹息自己错过了这样的机会。

    有更多的人认为很不公平,为什么可以让那些人‘得了这样的便宜’?

    当时那个年代,在有些乡镇甚至是县属企业里面,资产评估达到几千万的,可以优先把机会给这个时候在位的企业领导,‘零资产转移’是真的受到上面的政策鼓励和支持的。

    那几年私营企业蓬勃发展,从国家提倡的‘私营企业’是‘国有企业’的‘拾遗补缺’,慢慢到后来的‘不可或缺’,那是市场一个华丽的转身,真正的计划经济彻底的走到了市场经济轨道。

    再到后来,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完全超越了国有经济,成为了整个华国的经济增长的支柱。

    同样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这样严峻的态势下,对那些国有集体企业带来了很多的压力,加上国有企业的管理松散,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没有及时跟上,所以,就造成了产品的成本高昂,业务量却快速下滑的趋势。

    在负债累累、业务不足,工人工资也不能保证发放的情况下,真正在位置上的那些领导,大多数早就失去了锐气和勇气,做事束手束脚,看不清楚市场的发展方向,就是把资产交给他们,也根本不敢接受这样的‘资产’和要负担起企业内部的‘压力’而放弃了机会。

    刚开始,这样的政策出来的时候,工人和企业原有的债务都成为了企业巨大的负担,如何养活那么多的工人是个巨大的挑战。

    这样大的;蛋糕令人望而却步,或者说,这样的‘烫手山芋’实在不敢接下来。

    特别是那些企业的工人,已经习惯了吃大锅饭,上班懒懒散散,各个管理部门人员臃肿,吃闲饭的、各种裙带关系安排在里面占着茅坑不拉屎的。

    那么巨大的压力下,同样习惯了捧着金饭碗,端着架子坐在那个位置上悠闲惯了的企业领导人,没有几个人肯勇敢的接下这平空抛下来的‘橄榄枝’。

    各地领导的意见也不统一,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国家的损失,会不会到了后面有‘后遗症’?来一个‘秋后算账’?

    愿意吃‘螃蟹’的人并不多。

    后来,就是余飞扬现在提出的建议出台了,给这些企业减负,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完善,地方政府也同时帮助企业‘消化’掉了一部分的债务,和多余的劳动力(老弱病残),这样的企业慢慢也就被市场和一些有魄力的人给承包或者拍卖了下来。

    作为地方政府来说,那些永远填不满、而且越来越大的窟窿也没有了。

    所谓说的;长痛不如短痛,在这里也是能够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