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正式登基(第1/2页)  大明:重八开局一只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百官山呼万岁,行三跪九叩大礼。

    朱元璋正式登基了。此时的朱元璋恍如在梦中,只见他端坐在龙椅上一动不动,两行热泪潸然而下。

    祭天大典一结束,洪武皇帝朱元璋便带领诸子及众大臣,去新落成的太庙祭祀先人。

    登基大典的第三步是金殿受贺,朱元璋登上御辇返回奉天殿后,正式接受百官的朝贺。

    按着规定的礼仪程序,由中书省左相国、宣国公李善长等率文武百官上表庆贺,表文中颂扬了朱元璋的辉煌功绩和无量的功德。

    当今为皇帝实属人心所向,定开太平于万世。

    朝贺完毕,朱元璋命李善长奉表册立马氏为皇后,立世子朱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

    所有功臣宿将都加官进爵;皇族不论活着的还是死去的全部都封为王;对外戚进行追封,包括皇外祖、皇后之父母等封为王。

    至此,登基大典全部结束。朱元璋成了君临华夏神州的大明朝洪武皇帝。这一年,他4岁。

    新朝开基,百废待兴。朱元璋告诫功臣们不要持满骄纵,当务之急还是战争。

    此时,朱元璋把目标转向了北方。

    大将军徐达将元军在山东的最后一个据点乐安收复之后,继续挥军向汴梁进发。

    洪武元年五月二十一日,大明皇帝的车驾到达了汴梁。

    朱元璋抚慰有功将领、慰问士兵,同时他也考察了地理和民情。

    私底下朱元璋单独向徐达征求了下一步北征的方略。

    朱元璋在汴梁期间,除了指挥北伐战役,还游览了大相国寺、黄龙寺、宋代铁塔等名胜古迹。

    他在汴梁逗留了两个多月。七月二十三日,才起驾返回应天。

    与此同时,虽然元顺帝已经逃跑,但是“元亡而实未亡耳”,攻占元都后的明王朝仍然受到元朝残余势力的威胁。

    元顺帝居于上都,保有完整的统治机构;元将李思齐拥兵陕西,扩廓帖木儿以强悍“骑兵十万、步卒倍之”据有山西,并且不时地对内地进扰;

    元太尉纳哈出屯兵万于金山,这就形成北方元残余势力三路钳制明军的形势。

    已在明朝控制下的地区由于久罹兵革,也多是无人之地。

    再加上各地水旱灾害不断,人民的生活还是无着落,各种形式的反抗活动也仍时有发生。

    朱元璋是从起义中推翻了元朝而建立大明的,因此他清楚地知道,农民起义是灭亡一个封建国家的重要力量。

    明朝建立后,一旦出现了农民起义的情况,朱元璋就会坚决地进行镇压,实际上这已经纳入朱元璋的总体统治之中了。

    那是在洪武二年十一月,真州人王昭明联合人进行起事,朱元璋镇压后只把王昭明给杀了,释放了其余的人。

    那是在洪武三年六月,又爆发了陈同起义,这次起义是大明建国后最先与官军展开激战的农民斗争。

    泉州惠安人陈同起义后攻向永春、德化、安溪三县,姚得和龚胜等率兵进行镇压。

    陈同进行了顽强的抗战,姚得和龚胜等所率官军失利。当时驸马都尉王恭镇福建。

    听到此事后便亲自率领精兵进行讨伐,最终,陈同被捕遭斩,其余败军统统投降。

    大约从年开始,随着明朝统治的巩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朱元璋所代表的统治阶级中,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其经济和政治手段压迫剥削广大劳动人民,以致发生了多起人民的反抗斗争。

    起义次数也是明显地增多,地区也遍布南方和北方,中原与边疆。

    在此时,发生过湖广罗田县王佛儿起义、福建古田县山民起义、房州段文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