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草莽英雄(第1/2页)  大明:重八开局一只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忽然,临行前朱元璋飘忽不定的眼神和让人迷惑的嘱咐,浮上心头。

    廖永忠豁然开朗,也许这是上天在成全自己。廖永忠迎着风浪,接过舵柄亲自掌舵。

    恰在这时,一个巨浪打来,船身猛向南倾斜。在这种情况下,本应向北打舵,让船身稳定,廖永忠却顺势将舵往反方向猛扭。

    浪击舵板,舵助浪威,御船忽地向南面翻倒过去……凄惨喊叫声,立时沉寂下去。

    吓破胆的小明王、大臣和亲属们都被扣到了激浪中。

    廖永忠同时翻身落水,他冲出水面督促着水手和自己一起,在水下寻找大宋皇帝,搭救落水者。

    无奈,天黑浪高,到哪里去找?韩林儿一行人早已经被汹汹巨浪吞噬得无影无踪。

    廖永忠水性好,自然安然无恙。他被别的船救起,心安理得地回到应天复命。

    出乎廖永忠意料的是,不等他说完遇险的全部经过,朱元璋便倏地变了脸,并且大声呵斥他。

    “大王,末将已经尽了十二分的努力,实在是风浪太大,天意不可违抗呀。”

    廖永忠把“天意”捧了出来,低声辩解。

    “你还敢狡辩?!风浪大就该翻船?别的船怎么没翻?来人呀,给我捆起来,拉出去砍了!”

    “大王,末将确实是尽了力的呀。不信问问同行的人,是人的责任,还是天意?”廖永忠跪到地上,大喊冤枉。

    朱元璋立即讯问随行的官兵。不料,各个异口同声:廖永忠一路小心护持明王,江心遇险时还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搭救。

    如此的英勇无畏理当予以奖励,才不负将军舍己救人之忠勇……“

    看来,这真是上苍的安排,人力无法违抗的天意。”

    朱元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宽容地说道,“廖永忠,念你已经尽了力,暂时不予处置,重回苏州效力,戴罪立功吧!”

    韩林儿等一命呜呼,绊脚石变成了奠基石,朱元璋异常高兴。

    再说前方战事,雪片似的捷报使朱元璋处于亢奋之中。

    他准备南北同时用兵,早日平定全国。盘踞在苏湖一带的张士诚被彻底消灭后,据守福建的方国珍便失去了屏障。

    朱元璋曾与方国珍达成妥协,两家各守边界互不侵扰。

    但方国珍在与朱元璋通好的同时,又接受了元朝的封号。

    元朝还让方国珍将张士诚纳贡的十几万石漕粮运向大都。

    方国珍是浙江黄岩人,也是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

    他长得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与兄国馨、国璋,弟国瑛、国珉,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

    方国珍起兵较早,但他原无大志,开始时仅是为了反抗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报复其政治迫害,后来则汲汲于富贵之求,满足于元朝授予的一官半职。

    方国珍的突出特点是诡谲多变,谁的势力大便投靠谁,在预料不准和把握不定的时候。

    他则是两面三刀,多方应付,除了个人利益以外,他无任何政治原则。

    至正十六年,元朝授予方国珍运粮万户之职,利用他为元政府漕运江南粮饷,后来,他被升为江浙行省参政。

    朱元璋曾多次致书,劝方国珍不要脚踏两只船,无奈方国珍置若罔闻。

    在至正二十二年,金华蒋英等叛乱杀了胡大海,提着人头去投奔,方国珍害怕得罪朱元璋而不敢接纳。

    方国璋在台州与蒋英部队遭遇,战败后被杀害。

    朱元璋得知,派人前去吊祭。第二年,参军胡深攻下瑞安,乘胜向温州推进。

    方国珍再次派使者求饶,许诺每年供奉白银万两。

    一旦朱家军攻破杭州,便将温州、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