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6章 早朝生变故(第2/3页)  大明王朝150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观点的御史和大臣就出班附和。</p>

    一时之间,朝堂上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p>

    弘治皇帝自然不能阻止这帮人发难。</p>

    朱厚照想要进行反驳,也被弘治皇帝制止住了。</p>

    倒是户部尚书佀钟上书道:“皇上。诸位大人。太子在西山采煤,解决了滞留在京城的大量流民的生计问题。可以说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而且现在向京城销售蜂窝煤,对我们京城的取暖,可以说是帮助非常大。刚才首辅大人已经说了,蜂窝煤不仅比薪炭燃烧时间长,而且价格远低于薪炭。这可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呀。出了矿难,实属偶然。今后加强安全管理就是了。我觉得应该让西山煤矿继续生产,保障我们京城的供应。”</p>

    户部尚书出马了,立刻将局势扭转了过来。</p>

    阳武侯薛伦昨日已经从管家那里知道了商议的结果。他也出班说道:“皇上。今年灾祸不断,说明我们已经引起了上天的震怒。再因为西山采煤,得罪上天,会遭到更加严厉的惩罚。皇上。咱们已经经不起折腾了,还是停止在西山采煤吧。”</p>

    寿宁侯张鹤龄也附和道:“皇上。阳武侯说得非常有道理。臣认为应该关停西山煤矿。”</p>

    这些人站出来主张停止西山煤矿的生产,让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蜂窝煤会影响薪炭的销售。而寿宁侯、阳武侯等人合伙销售薪炭,那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p>

    谢迁说道:“西山煤矿出了矿难是否是上天的惩罚,只是大家的猜测,尚没有定论。就因为这种猜测就把西山煤矿关了。我觉得十分不妥。且不说刚刚安顿好的那几万流民怎么办。就是京城的百姓供暖也是个问题呀。这些年,一入冬,薪炭的价格就直线上涨,百姓苦不堪言。至于薪炭价格为什么长得那么离谱,臣觉得应该让锦衣卫好好查一查。”</p>

    寿宁侯张鹤龄听了,立马就不高兴了,他反驳道:“谢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京城薪炭价格上涨,那是因为供不应求造成的。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而京城周边的树木都已经砍完了,只能是从更远的山林里砍伐。不仅砍伐难度大,运输也是个问题。京城薪炭的需求量一年大过一年,供应不足,难免会造成价格上涨。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你让锦衣卫调查,这不是无中生有嘛。”</p>

    弘治皇帝暗骂自己这个小舅子没脑子。人家谢迁就是说薪炭价格高,派锦衣卫调查。有没有指名道姓提起你。你为什么要冲出来。</p>

    显然是做贼心虚。</p>

    对于张鹤龄、薛伦、蒋骥等人垄断京城薪炭一事,弘治皇帝是心知肚明的。有些正直的大臣也向朝廷控诉过此事。</p>

    弘治皇帝见没有闹出大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处理此事。</p>

    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太子刚刚推出蜂窝煤,打算在京城推广,这帮人就冲出来反对、阻拦。实在是太可恶了。</p>

    看着脸色十分难看的弘治皇帝,大家知道弘治皇帝生气了。至于是生太子的气,还是生张鹤龄等人的气,大家并不知道。</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