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5章 施粥(第2/3页)  大明王朝150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流民,足足有几万人之多。</p>

    栅栏外摆上了桌子。流民队伍足足排了二十列。五城兵马司的人员维持着秩序。发现有不守规矩的,上去就是一顿毒打。效果立竿见影。</p>

    而锦衣卫则握着绣春刀,在巡逻查看是否有蹭吃之人。</p>

    时辰一到。施粥正式开始。</p>

    前边的人,负责挨个给流民盛粥。后边的人则不断地加米煮粥。</p>

    事先为每个人发放签子,是王俨提出来的。他认为这可以统计每日究竟有多少人前来吃饭。为今后的施粥提供参考。以便于今后把握好施粥的量。</p>

    竹签也按照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进行排序。每个地支一万个号码。</p>

    这样每日就可以统计出究竟有多少人前来吃饭了。</p>

    由于是第一日施粥,朱厚照令人准备了足量的粮食。一袋袋的大米就堆放在了粥锅的后边,如同一座小山一般。</p>

    大家足足忙活了两个时辰,才宣告结束。但是仍然有一些人没有领到粥。</p>

    朱厚照本打算继续施粥,可是却被王俨制止住了。</p>

    王俨说道:“殿下。这些人都是后期才赶来的。咱们事先都已经通知得明明白白,规定了领竹签的时间。他们没有领到签子,来的又晚,咱们不能坏了规矩呀。如果今天就开了口子,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这么干,那咱们就得延长施粥的时间。那么咱们发放竹签,制定的规矩就没有任何意义了。”</p>

    旁边的刘瑾则说道:“王大人说得很对。另外,我看了一下,那些后来的人,有些也不像没吃饭的样子呀。正常情况下,饿了一宿,早上也没有吃饭,前来咱们这里喝粥,状态应该是因为饥饿而不由自主地缩脖、弓着腰。但是他们却是昂首挺胸端着碗。最关键的是,碗里还存有残渣。如果是昨日剩的,应该是发硬的。可是他们碗里的却不是。我怀疑这些人是刚从别处吃了粥,又跑到咱们这里吃粥的。”</p>

    不得不说,刘瑾观察得非常仔细,分析得也十分到位。</p>

    朱厚照命人跟着刘瑾,抓来了几个嫌疑之人。</p>

    都不用审问,那几个人直接就招了。</p>

    原来这些人平日里都是在安化寺那边领粥。他们听说宫里要在朝阳门外施粥。就耍起了小聪明。打算先在安化寺那边领完粥后,再到这边吃粥。</p>

    宫里第一天施粥,难免会手忙脚乱,再加上人数众多,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他们。</p>

    没有想到,不仅没有领到粥,还被发现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p>

    朱厚照听了之后,也是十分无奈,他说道:“这些人都把精力放在这些歪门邪道上了。如果他们能够用到正地方,还用在这里喝粥吗?真是可恶。”</p>

    刘瑾说道:“殿下。这些人都是刁民。奴婢认为应该把他们都扒光了绑在栅栏那里。让这帮流民都知道,胆敢骗粥的,就是这个下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