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51章 这是什么样的节操和精神?(第1/4页)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21年8月中。
    苏北高邮湖附近某乡镇四栋十几层高各长上百米、组成口字型合围的钢筋水泥混凝土大楼内密密麻麻几乎住满了人。
    而此刻就有无数人跪拜着感恩感激麻匪天团的慈悲。
    大雨还在一直下。
    此刻这口字型合围的大楼外足足淹没了一层一切的大洪水就正从高邮湖内向外倾泻冲过一楼区域一路向东南而去。
    这个苏北小镇大约一万多人抛开居住在各乡村的人们之外镇子本身也有三四千人口大几百户。
    除了原本镇上的土老财、大地主士绅是全家需要掏钱进入这大楼避灾普通百姓家庭都是免费入住一户一到两三个不等大小套房。。
    有一说一这在镇子边缘修建的四栋大楼在21世纪人们眼中绝对是简陋、低配的标志不止类似于港岛七八十年代的廉租屋公租房电力都没有修起来。
    也就只有化肥池、排水排污等设施比较完善。
    然后玻璃窗和铁门配置比较妥帖其他的全是毛坯房无装修样式同样没有电梯住在六层以下的还好六层以上的只能天天和楼梯较劲奔波了。
    就算这样。
    持续两个多月的大雨中洪涝已经出现原本镇子里一层建筑几乎被全部淹没滚滚浑水混合着各式各样的事物犹如灭世天魔一样在摧毁一切。
    但小镇大几百户人家九成九都能及时带着以前的家当转移、迁入这样的大楼避灾这一切足够了。
    足够很多人跪拜着感恩麻匪天团。
    很多老一辈以前有过遭遇洪水经历的老人更是日哭夜哭都不知道到底是高兴感激的痛哭还是回想起了以前在灾荒中各种不堪经历再对比眼下
    当然在洪灾中也偶尔会有令人无语的一幕幕比如不少青少年拎着网兜驾着小木船在口字型合围的大楼院落内捞鱼有人还在雨天里冲进水里嬉戏玩耍等等。
    高邮湖身为苏省第三大湖生长在湖水边的人们, 好多都是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好水性的。
    大洪灾出现后, 外面各种奔腾而过的洪水很危险, 没人敢轻易下去不过冲入口字型合围大院被四栋钢筋水泥混凝土大楼包围住的水力, 就平缓多了。
    当马三和宫二穿着蓑衣、驾着一艘小乌篷船沿高邮湖而来, 抵达这个救灾点外时, 远远看到一幕幕人生百态, 这两位高手都忍不住感慨起来。
    “短短两三个月九爷麾下基建团队, 建造的这种大楼像是繁星一样遍布苏北平原真是功德无量不知道救助了多少人。”
    在21世纪人们眼中, 这类毛坯房没电力的十几层高楼大院, 肯定是low到爆, 极度不宜居。
    但是在1921年这个时代人们眼中, 这就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人间小奇迹。
    从古至今从黄河还没改道, 经常夺淮入海再到今天苏北平原都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洪涝水灾了。
    以前的人们只是随波逐流, 来一波水灾死一波靠命抗。
    但这如繁星一样崛起的楼群, 覆盖了几乎所有乡镇、村落真是有种彻底改天换地, 终结水灾威胁的趋势和气概了。
    哪怕马三是东北人以前对这种水灾的印象不深, 可几个月来一直奔波在苏北他脑海中都不知道听了多少次一些以往经历过水灾的老人们形容的各种逃荒、逃难史了。
    这次真的不一样。
    有巨大的楼宇群可以避灾不用在洪水中四散逃命还有一批批运输来、囤积的粮食。
    大家只需要等到洪水过去大雨季过去再走出楼群重建家园就行了。
    如果这种模板推行全国好吧, 推行全国难度虽然大但希望还是在的就说这次五万在册的麻匪精锐, 配合两万多各式各样工程车、卡车团队职业司机就超过六万人还有莫愁师太在上沪的水泥厂、钢筋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