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5章 盯着本质(第1/2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30shu ,最快更新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赵桓没有回答汪藻的发问,只是说道,“等到了苏州城再说”,便离开了地牢。

    才过一天而已,这座庄园已经物是人非。

    赵桓向胡春问道:“汪伯彦等人逃走,为什么没有处置地牢里的人?”

    胡春小心翼翼答道:“杜充和蔡绦原本是想杀人的,但是被汪伯彦和黄潜善阻止,说里面都是声望很高的人,万一日后哪天事情被捅了出来,他们就要遭受天下人的唾骂和朝庭无穷无尽的追杀,所以她们便放弃了!”

    赵桓满含笑意的看着他们三个:“恭喜三位弃暗投明,今后有何打算?”

    三人垂首抱拳:“愿效命于朝廷,还望大人勿弃!”

    赵桓颔首:“毕竟都是为我大宋江山效过力的,朝庭连方腊都能容,怎么会容不下你们?放心就是!”

    三人再三谢过,赵桓都一一抚慰,一行人向苏州城里而去。

    ……

    景王赵杞到这苏州城已经两天了,他与何栗两人连夜提审了一干证人,再三比对,发现所有人的供词都与呈报东京的案卷一模一样。

    按照大宋律法,这事已经无法逆转,除非动用强权,死保曹晟。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铁证如山,只能结案了!”何栗放下最后一份供词,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他看向赵杞,发现赵杞正盯着案上的惊堂木出神。

    何栗走了过去,施礼道:“殿下,你在想什么?”

    “哦……此案疑点重重,暂不能结案!”赵杞从沉思中惊醒,指着卷宗道,“至少有三大疑点必须要查明白!”

    “疑点一,既然铁证如山,曹晟为何宁愿死都不愿认罪?我记得和大人堂审闲暇的时候说过,像这种情况很少有人在喊冤。”

    “疑点二,义庄既然都有专人把守,何大人也说了很少有走水(古代称失火为走水)的情况,怎么偏偏在此案事发当晚,死者的尸身就被一把火烧了呢?”

    “疑点三,曹晟的几个随从全部都被愤怒的百姓们打死,这很难想象。据曹晟所说,他带的这几个人其中两个武艺高强,即便不能在一群手无寸铁的百姓中全身而退,也不至于就被活活打死?”

    “人命关天!皇兄既然把这件事托付给咱们两人,咱们就必须要追查到底!”

    何栗听说,苦笑着坐在一边,解释道:“按照大宋律法,苦主状告曹驸马,证据已足够;但曹驸马想要脱罪,就必须要证明这些证据有问题才行。下臣也知道这件事有很多疑点,也想尽了办法尝试着推翻现有的证据,结果没有任何收获。”

    “就拿殿下这三个疑点来说,乍听的确很有道理,但从律法上说,只不过都是殿下的猜测而已,不是殿下怀疑这件事有诸多巧合、这事就是假的,相反,巧合也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比如曹晟爱惜名声胜过爱惜生命,他就会宁死不认罪;再比如说义庄走水,总不能说这事儿就不可能发生?再说曹晟的几个随从,苦主说百姓们有拿秤砣出手的,不小心击中了死穴,导致一个高手横死,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总之,巧合虽然是疑点,但并不能当做推翻证据的关键。”何栗耐心地向赵杞讲道。

    他的经验比赵杞丰富得太多了,两人根本就不在一个层级上。

    但赵杞的学习精神让他很钦佩,自从在东京接到圣旨开始,赵杞就开始了研究卷宗和大宋律例,从东京来江南的路上也孜孜不倦地向何栗请教。

    而是何栗的耐心,也正是出于要指教他的意思。

    赵杞听了何栗的解释,苦思良久,最终仍然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