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1章 三利三弊(第1/2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30shu ,最快更新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

    众臣告退,赵桓独留浦文英在大殿。

    蒲文英虽是太监,但却有一项让人震惊的本事,那就是他能准确看透天下大势,再结合周易卦象,精准推断出未来的大致结果。

    《水浒传》中的他在方腊麾下时,不仅能判断出江南必败,而且还断定梁山好汉毙命于江南的大致人数,已经不亚于罗真人那样的得道高士。

    但浦文英却不是修士,他能有这项本领靠的全是自身的天赋,所以赵桓对他很是看重。

    此刻大殿内只有两人,赵桓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不见,反而添了些忧虑。

    “官家可是有什么未决之事?”蒲文英关切地问道。

    “有!”

    赵桓叹气道:“朕本以为,朕扫灭天下为富不仁者至少会有三四成支持的大臣,剩下的就算不支持也会估计君权和律法噤若寒蝉,毕竟朕杀出来的名声在这放着……没想到啊,连一个支持的都没有,甚至像饿狗一般疯狂撕扯着朕——朕还真是后怕!若是没有你们这些石碣碑上的人物鼎定乾坤,朕此刻已成废君了!”

    浦文英沉默小半晌,一脸肃穆地向赵桓道:“臣以为,官家如今有三利三弊!”

    “哪三利?哪三弊?”

    浦文英:“文武有余,老谋不足;锐气有余,思量不足;刚正有余,人情不足!”

    赵桓蹭一下站了起来,老脸仿佛“啪啪啪”被人抽了三大巴掌,默然不语。

    浦文英就这么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官家。

    良久。

    赵桓仿佛被抽空了力气,颓然瘫坐在龙椅上。

    这三利三弊,翻译过来差不多就是:官家啊,你是个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的人!

    不得不说,浦文英在《水浒传》中因为说话太直被包道乙一剑砍成两段真不能全怪包道乙,说赵桓情商低,那他跟赵桓一样也是同道中人。

    赵桓抬眼看了看他:“你倒是敢说,但你是说出来了,可朕又能怎地?朕生来就是皇子,二十岁就成了皇帝,几次出宫也都被人明里暗里护着,没有接触民间的机会,哪有体察民情的可能?”

    “再说这次去并州,自己差点回不来不说,还连累慧儿和乐和从鬼门关里转一圈……朕倒是想要微服出巡,但……不敢了!”

    说到这里,赵桓再次表现出后怕。

    对自己绝对忠心的人就这么多,失去一个就少一个,所以每一个都是不可替代的珍宝。

    浦文英苦口婆心道:“朝廷五次征讨叛逆——宋江、梁师成、王庆、方腊、田虎,官家四次亲临险地。”

    “第一次是征讨宋江,官家心有胆怯,因此靠着刘錡、王禀、九节度的数万大军,以及官家的无双智谋,再加上宋江等人的忠义之心,因此十分顺利。”

    “第二次突击梁师成等朝廷奸党,官家先是用可靠的人逐步控制了禁军,然后在东京城内大开杀戒,虽然其中多有波折,但总体来说还算可控。”

    “第三次围剿王庆,官家竟然成了岳飞、刘錡大军的先锋,亲自去埋伏杜學的大军,这就实在太冒险了;若非王庆此人德薄寡恩,手下人多有不服,官家那次必吃大亏。”

    “第四是在江南,官家竟然孤身一人到了清溪城,若不是事情凑巧,恰逢完颜宗弼袭杀方腊,让方腊在临死之际改变了注意投靠朝廷,官家的身份一旦泄露,恐怕整个大宋都要遭殃。”

    “这四次每一次都有取巧的成分在,但最终都成功了,以至于官家有了侥幸心理,以为每次都会如此顺利,所以去并州竟然只带了五个人……官家!任何一个深谋远虑的人都不会如此大意。您想,万一田虎和田彪一样,有着十分强烈的权力欲望,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