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5章 锻造术(第1/2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安道全的皇家药园中出来时,赵桓是带着浓浓的喜悦的。

    有药方是一回事,把药方变成能直接用的药是一回事,而把药量产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个时代,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只有五十岁左右,除了战争以外,瘟疫、风寒、毒疮、肠胃炎等都是消耗人口的主要原因,因病致死率远高于战争死亡率。

    “无疾而终”能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五福之一,足见“病死”这种现象在这个时代有多常见。

    赵桓离去前,又和安道全交流了其他医术,比如怎么做蒸馏酒并用来处理伤口感染,以及尽快筹建医学院的事。此事早就被提上日程,但安道全一直醉心五大药的研制,所以一直是闻焕章在处理,目前已经差不多落成了,很快就要安道全和太医院里的太医去任教。

    最后,赵桓下令把伐毛洗髓丹和天南白药分给众将之后,离开了这里。

    现在,他要去另一个庄园,名叫军器院,坐落在汴河之边,占地同样超过五百亩,听说有一千多亩。赵桓还是第一次来这里。

    赵桓南下之前,交给了闻焕章一张标注着大宋煤矿铁矿、铜矿、金矿、银矿位置的图纸,还有一套炼钢锻造之法,这是大宋江山的另一条命脉,他必须也得重视。

    而等他来到军器院外,才发现这里的围墙十分的高,高达两丈,几乎就是一座军堡。

    大门外,汤隆听说赵桓要来,早早就等在了这里,他带着赵桓进了园子,而进到里面又是一番景象,除了大堆大堆的矿石之外,就是一块块的铁锭,与外面的风景优美毫不相称。

    叮——叮——叮——

    刚一进门,赵桓就被里面此起彼伏的敲打铁块的声音淹没了,在汤隆的带领下,他直奔中央区域,那里有十几座五六人高的圆形砖塔耸立。

    赵桓心里一喜,他终于知道为什么汤隆直接带他来这里了,也知道为什么军器院的围墙这么高了。

    “你们建成了高炉?”赵桓激动地问道,“怎么样?能炼出铁吗?”

    高炉、焦炭炼铁的方法都是赵桓交给他的,但赵桓并不知道能不能实行,他心里的确很没底;但现在看汤隆的表情就知道,靠谱!

    高炉炼铁,那可是五百年后的炼铁技术啊,是欧洲工业革命的核心力量,如果能在这个时代搞成,大宋就再也不缺铁了!

    自己穿越而来,又有系统相助,总要有时代的眼光在他身上体现。蒸汽机、飞机、子弹、发电机之类的bug自己也没指望能搞成,但高炉、焦炭、水车锻压、板甲、水泥之类的东西凭借这个时代的技术完全能实现,又都是大宋紧缺的东西,自己为什么不用?

    傻子才不用!

    汤隆在旁边相当的理解赵桓此刻激动的心情,要知道他把这些东西搞成的时候,可是激动的又哭又笑,好几次自己的朋友和同僚都担心他会不会因此而疯掉。

    他对赵桓说道:“官家!这高炉正是按官家所给的图纸造出来的;同时用煤炭做成焦炭也完全没有问题,汝州那边有大量的煤矿,咱们大宋也就不缺焦炭。这高炉和焦炭一起练出来的铁水无论韧度还是硬度都比以前的铁要高很多,更难得的是这高炉炼铁之法并不难实现,只要严格遵循成法即可,而且产量十分之高。此法成熟之后,大宋从此不再缺铁,大宋的盔甲、兵器也会随之提高许多!”

    汤隆指着旁边成堆的铁矿和焦炭,一边向赵桓介绍,一边诉说自己带领军器院的官员把此法实现出来的过程。

    说完之后,指着不远处其中一座高炉:“这座炉子里的铁水可以放出来了,陛下请看!”

    在四五名工匠的操作下,火红的铁水缓缓流出,赵桓的眼眸也跟着一片火热。

    “好!好!”

    赵桓连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