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收服军心(第1/2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即使只有精兵10人,也不要一触即溃的大群纸糊兵马!

    八个节度使想过任何赵桓对连败两次的厢军可能的评价,都没有想到真实的评价竟会这么低。

    厢军的战斗力如何,他们自己心知肚明,那是真的很差。

    大宋几百座军州,除了西军,除了少数二三十州的厢军之外,其他军州的厢军基本上只能用来对付手无寸铁的百姓,连上百人的土匪都剿灭不了,也的确够废物。

    但是,他们这十位节度使不一样,虽然同是厢军,但多年来他们已经杀出赫赫威名,不仅当地的土匪流寇闻风丧胆,还经常被派遣到其他地方支援。

    这次征讨梁山就是如此,高俅其他地方的军兵不要,连禁军都不调,偏偏只要他们十个,就是因为他们统领的这些军马是整个大宋除了西军之外最强大的军队。

    虽然被梁山最后接连打败了两次,但也绝对没有差到像纸糊的一样,也远远没到一触即溃的地步。

    多数人在战场上还是拼命的。他们为朝廷流血牺牲,不应该有这样的评价。

    他们低着头相互看了一眼,脸上都是不服。

    “怎么?觉得我说的不对?是不是觉得军士们都已经尽力了,本太子这样说他们有些刻薄寡恩?”

    八人不坑不响,显然是被赵桓说中了心里话。

    “本太子当然知道你们十节度下属的军马大半都是有血性的,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渴望能在战场上扬名立万,渴望能成为大宋江山、大宋百姓的守护神……”

    “然而,面对梁山贼寇,他们却一败再败,甚至用不堪一击来形容都不过分,这究竟是为什么?八位将军想过吗?”

    “殿下!”

    王焕离座跪倒在地,痛声道:“两次被贼寇击败,都是我的指挥不当,军士们舍生忘死,面对贼寇并无胆怯,是我等不忍白白葬送了这些将士的性命,所以才强令撤退!”

    “看来你们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赵桓叹了一口气,详细分析道:“你们两次大败,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是军士们在战场上有人后退了一步!这十州的军马虽然精锐,但那是因为并未遭遇像梁山这种强敌,所以惜命后退了一步。”

    “后退代表了胆怯,后退会导致士气骤减,后退会导致兵败如山倒!别小看第一个后退的人只后退了一步,他们瞬间击溃同僚们的心理底线!”

    “第二个原因,是你们本身缺少一往无前的战场精神!为将者,无论什么时候,心里面高高在上的永远都只能是军令,而不是要死多少人、更不是担心自己会不会死!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胜利才能保住性命,失败逃跑的人反而更容易死!所谓追亡逐北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原因不在你们身上,而在高俅身上!高俅此人没有战略眼光,无智无谋,只会一味靠人数取胜,把行军打仗当做蹴鞠,当做儿戏,岂有不败之理?”

    “而且十几万大军赏罚不明,进退无据,这样的军队岂能称为精锐?你们每一支军马单独拉出来或许都很强大,但放在一起被高俅统领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

    “本太子所说的三个原因,你们是否认同?”

    赵桓从三个方面把十节度两败于梁山的原因说透,仿佛揭开了笼罩在八人心中的黑障,瞬间犹如光明射进心扉,所以疑惑和连日来的沉闷一扫而光。

    原来我们是这样败的!

    败得不冤!

    太子殿下,智惊天人!

    ……

    而当疑惑散去,委屈又来——这三个原因归根结底不都是在高俅身上么?

    扑通扑通——

    七道身影陆续从椅子上滚落下来,跟在王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