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军情紧急,太子快去(第1/2页)  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要在山东丢人现眼了?

    这是在骂高俅吗?这是要公然把赵桓推到梁山草寇面前被吊打!

    上到赵佶,下到蔡京、杨戬、梁师成,朝堂上最有势力的几个头头毫不犹豫开始算计赵桓,不仅要果断把赵桓推到前线,赵佶还要把高俅调回来。

    高俅是什么人?那是目前朝堂公卿中在资质和能力上唯一适合攻打梁山的人,在所有人心里要远比赵桓这个没出过宫门的太子靠谱太多了。

    把高俅调回来,赵佶安的什么心可想而知。

    这已经超出了赵桓的计划,赵佶缘何对自己如此心狠?

    赵桓刚开始不明白,但当他看到赵佶旁边不远处侍立的梁师成时,梁师成的嘴唇还在蠕动,赵桓突然就明白了。

    感情又是梁师成这个阴险小人在捣鬼!

    目前赵佶手下几大宠臣,官员有蔡京、蔡攸、高俅、梁师成、王黼、朱缅,宦官有童贯、杨戬、李彦,无一例外个顶个都是奸臣。

    他们相互沆瀣一气,排斥异己,卖官鬻爵,贪墨国财,圈占土地,大搞花石纲,差不多把坏事都做绝了。

    但若论阴险狠毒,众人之中则非梁师成莫属。

    调回高俅这个决定,赵桓宁愿相信是梁师成在鼓动赵佶,不然赵佶没理由这么痛恨自己这个还算孝顺的儿子。

    不得不说,赵桓有了“足智多谋”特性之后,脑袋变得十分好使,他的猜测基本是正确的。

    梁师成是赵楷的铁杆盟友,他得了赵楷的眼色,决定要趁机为少主子除掉赵桓这个绊脚石,只要赵桓死在梁山,赵楷就铁定能继任为皇太子。

    当然他小声说服赵佶的话不是这样说的,他只是说应该让太子了解自己的真实才能,现在正是个好机会能让太子认清自己。

    至于认清自己什么,梁师成没说,但赵佶却立刻知道了:让赵桓知难而退让太子位给郓王。

    如果逼迫赵桓让位,天下人肯定不服,毕竟现在还是立长不立贤的时代,随便夺去太子的位子是破坏了游戏规则。

    但到时候赵桓因为兵败愧疚自己主动退让就另说了,谁也不会怪到他赵佶的头上。

    而且梁师成还说,梁山草寇以忠义标榜,连被俘获的大臣都不敢加害,更不要说太子了,赵桓一定会平安回来,因此赵佶立刻就同意了梁师成的建议。

    至于万一赵桓打赢了怎么办,赵佶没想过,梁师成也没想过,满朝文武都没想过。

    赵桓此刻很心凉,但越是这样就越能激发他的斗志。

    只希望这梁山是自己熟悉的水浒传中的梁山,宋江是一心愿意招安的,否则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父皇!梁山军人多势众,高太尉又失了大半兵马,儿臣请求重新调派禁军参战!”

    赵桓果断提出了合理的要求,一个个都是坏人,想阴我,爷不是砧板上的鱼肉,让我打仗总得给我兵吧!

    谁知他还是低估了朝堂上这些老狐狸的下限,赵佶正要沉思着调派哪一路人马给太子,旁边杨戬开始说话了:

    “陛下!如今东京各营人马都有缺,防守东京城勉强够用,不宜再做调动!此情高太尉也是知晓的,所以去梁山时都是调派的各路节度使,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厢军,禁军只用了极少数!”

    “哦!”赵佶赶紧拒绝了赵桓的请求,“杨戬说的甚是!太子啊,东京城才是最重要的,既然没有兵马富余,你就也用厢军吧!”

    君臣一对一答,再次让赵桓目瞪口呆。

    东京的禁军有多少?八十万!

    八十万禁军,实打实的数量,一点不虚,结果在杨戬口中成了“防守东京城勉强够用”,还有比这更无耻的吗?

    但赵桓立刻就明白了杨戬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