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朱雀宫(第2/4页)  山有木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解释:“南明坊是天下戏艺、琴曲汇聚之地,于九十年前动工,用了三十年时间建成,不少别殿还陆陆续续在建,环绕朱雀宫为中心,朱雀宫入夜之时,将点起三万六千盏灯火。”

    姜恒问:“是祭祀之处吗?”

    “祭祀?”项余一愣,答道,“不,是戏坊,王家听戏的地方,不过他们不常来,平日便开放给达官贵人消遣。”

    耿曙:“……”

    建成如此巨大宏伟的人间奇观,目的只是为了消遣,这工程想来动员雍国举国之力,也未必能建起来。

    项余倒是不像太子安与郢王一般,换了他们,姜恒料到一定会说:“哈哈,你们雍国没有?”

    就连耿曙也忍不住说:“当真是人间奇迹。”

    项余却道:“都是百姓的血汗罢了……”

    但一句话未完,项余马上意识到说了不该说的话,姜恒却自然而然地接了下半句,说:“雍地昼短夜长,晚上又冷,想取乐也没有心思,不像南边,入夜后,一天才开始。”

    “对,”项余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了,咱们进去罢。”

    项余邀请他们来看戏,想必也因为郢王的吩咐,要让两个北方土包子,好好领略一番郢人的灿烂文化、强大国力,生出敬畏之心。否则这大晚上的,谁想出来陪他们?宁愿回家与家人待在一起。

    “辛苦项将军了,”姜恒笑道,“我俩一来,让你忙得脚不沾地。”

    “姜太史太客气。”项余却不像太子安,在猜测出耿曙身份后瞬间变脸,对一国王子礼敬有加。他先前态度怎么样,现在态度还是那样,只将姜恒当作重要客人,言谈间还挺亲切,说:“托您的福,其实我很想来。”

    朱雀宫乃是戏曲、斗技的会场,每夜根据安排,又有不同,分七十二阙,每阙便是一个小型的会场,常有散居四国的越人来此鸣琴起舞,或是代人说书讲古、郑人拔剑竞技,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项余显然位高权重,下马后便有人簇拥上前,朱雀宫更清楚是郢王所招待的贵客,大执事亲自出来迎,笑得如沐春风,朝众人道:“将军,公子,这边请。”

    耿曙表情冷淡,不吭声,视周围人若无物,注意力只在附近环境上,只有姜恒与他交谈时,耿曙才转过头,现出认真倾听的神情。

    “后头是教坊,”项余说,“想去教坊看看么?”

    姜恒忙摆手,说:“听将军的安排就行。”

    执事在前引路,朝耿曙嘘寒问暖,姜恒则与项余落后些许。

    项余想了想,说:“姜大人尚未成婚?”

    “没有。”姜恒说。

    “成亲前可以多玩,”项余笑道,“否则成亲以后,就没什么机会了。”

    姜恒哈哈笑,说:“这是项将军的心情吗?”

    执事将他们带到一个小房间内,四面以蝉翼般的纱帘相隔,遥遥看见戏台,一清二楚。项余便道:“两位请在这里稍歇,我就在隔壁房。”

    姜恒与耿曙坐定,包厢底下人头攒动,全是郢地贵族,或两人一案,三人一案,等待夜戏开场,中央置一明亮戏台,坐北朝南,灯火通明,等待开戏。

    执事又亲自领着十名侍女,摆开夜食,琳琅满目,全程不多说一句,撤盒时跪坐在地,朝二人行礼:“两位公子有事尽可吩咐。”

    “知道了,”耿曙说,“下去罢,不必留人。”

    人全散了,包厢内便余姜恒与耿曙,隔壁则是纱帘隔挡的项余,正独自坐着喝酒,颇有几分寂寥之意。

    “吃点?”耿曙朝姜恒说。

    姜恒坐在这满是灯光的包厢里,忽然觉得犹如梦境一场。

    耿曙先一样尝了点,似乎怕有人下毒,最后朝姜恒说:“这应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