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蜀锦袍(第1/4页)  山有木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入蜀道一路上阳光灿烂, 一如许多年前离开浔东前往洛阳,那笔直大路两侧的风景。有时耿曙甚至在想,如果他们一直在行路就好了。

    江水滔滔, 猿啼阵阵, 在城外看见钟山的那一刻,姜恒真切地感觉到, 西川到了。

    “钟山九响, 改朝换代。”耿曙懒洋洋随口道。

    姜恒笑道:“枫水化冻,冬去春来。前半句可不能乱说, 哪怕任意一国的国君, 也不会希望听到。”

    西川千年来物产富庶,川中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鱼米之乡,枫水绕国都而过,灌溉万顷良田,更被蜀道相隔,不通外界,中原的战乱影响不到此地,当真是姜恒这些年来所见, 天下最富饶的地方了。

    六百年前,晋天子得天下, 将西川封予李姓代氏,从此便一代接一代, 传了下来。及至两百年前代国中兴, 出将军岭, 得汉中之地,又南下从郢国手中夺巴郡,将此版图扩展至五国中第二大, 隐隐有问鼎中原的架势。

    而数十年来,代国更出了一名不世强者,正是今日坐拥西川万顷良田、兵马二十万数的代武王。若非耿渊琴鸣天下打乱了四国攻雍的计划,说不定眼下代武王已平定北雍,出剑门关与诸国一较高下,中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西川城墙高大气派,时值隆冬清晨,城中薄雾升起,一派欣欣向荣之景,百姓安居乐业,绝非济州等地可比。

    “西川人有钱,”耿曙在旁卸下货物,朝姜恒说,“这回过来,能不能见姬霜公主不知道,钱想必不会少挣。”

    姜恒无奈道:“我倒不会做生意。”

    姜恒站在马车旁,核对货单。西川城中民风富庶,城防守备却十分森严,细细盘问了他们来处,又看了货单,但大体俱十分礼貌,也不收姜恒的贿赂金。

    “头一回来?商人在西川通行无阻,”守卫队长随口道,“不必缴入城费,就问问,你们什么关系?”

    “我是他的伴当。”耿曙手里拿着匕首,带鞘握着,随手玩了几个花样,说。

    “他是我哥。”姜恒眼里带着笑意,并注意到那队长腰牌上书“李靳”二字,心道兴许是名代国王族?

    队长没有问他们为什么姓氏不一样,想必不是家生子。

    但一问一答间,看姜恒那模样明显不是生意人,一脸什么都不懂的表情,初次走商的人都这般。

    “进罢。”李靳说,“本国律法,不可逾犯,有事到城北清州桥后,川防寮司去找人。”

    姜恒谢过李靳,李靳递出货单,随口道:“长得还挺讨人喜欢,放你出来走商,家里人放心么?”

    “不放心,”耿曙抬手,以剑鞘隔住李靳的手,不让他碰到姜恒,接了货单,说,“所以我这不正跟着?”

    李靳笑了起来,姜恒便行礼,与耿曙走了。

    西川一地商人地位不低,这还要追溯到惠王十一年时,公子胜所推行的代国变法后,重商养农之国策。商人载着来自西域的大量物资,途经川中,前往中原诸国,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奇货可居,数十年来得获重利。

    来自诸国的黄金与白银,又滚滚注入西川,供养了代国强盛的军队与富庶的百姓,是以城内商会盘踞,大大小小的商行拥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甚至左右着下一任代王的人选。

    “汁琮非常推崇李宏的治国之道,”耿曙找到城中客栈,朝姜恒说,“挣钱,养兵,有用不完的钱,就能征募起不怕死的军队,他曾经希望雍国也能恢复与南方四国的通商……待会儿再来逛,咱们先找地方住下。”

    “要打败一个国家,”姜恒说,“须得用什么办法呢?南方四国这些年里,还是很聪明的……他们知道强攻雍军,讨不了好,还会死伤惨重。”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