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7、办起新学校(捉虫)(第3/8页)  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得人生满是萧索。

    陈凤霞还不知道丈夫的无语问苍天。

    她的喜气透过电话线都能往外头冒:“郑国强,我跟你说个大好事,有两位老师想在前进村办学校呢,专门收农民工家的小孩。郑国强,我要向你道歉,我先斩后奏啦,我把咱家的房子每个月一块钱租给了老师办学校。你要不高兴的话,以后每个月我多给你100块钱的零花钱。”

    郑国强差点跳起来,直接喊了一嗓子:“我有什么不高兴的,我把烟戒了都行。”

    办学校!太好了!当然好!

    要说社会上有哪个群体是最牵动他的心,一个是农民工,他自己就是农民工出身,根深蒂固的情结。另一个是下岗职工,跟他现在做的工作有关。

    农民工家的小孩上学有多难,他比谁都清楚。

    旁处不说,光眼下在上元县,他就见过好多该上学的娃娃不上学,到处乱跑。

    怪人家爹妈,怪不起。

    户口不在这边,小孩要上学,得花好大一笔赞助费。

    送回老家去?留守儿童的日子好过呀,小英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

    况且即便爷爷奶奶好,孩子长期不跟父母在一块儿,也是问题。

    现在有人肯出来办学校,郑国强肯定支持。

    他人就在县委,办事当然方便的多。他连电话都不用打,直接去敲负责文教方面副县长的办公室,当面汇报情况。

    副县长也干脆利落,直接点头敲板,可以,让人把材料带上过去找他。

    陈凤霞挂了电话,感觉自己的嘴巴都要挂到耳朵上了。

    这私人无论办什么,都得跟官字头打好关系。不然政策吃不透,一不小心踩红线了,吃亏的还是自己。

    胡月仙看她合不拢嘴的样子,忍不住调侃了一句:“哎哟,你们两口子还真是心连心,劲往一块儿使,都拧成麻绳了。”

    陈凤霞语气自豪:“你还真别说,我们家郑国强旁的不好说,对娃娃读书这一块可是上心的很。”

    胡月仙笑得直摇头:“看看你们哦,到底是干部跟干部家属,思想境界大不同。”

    人家两口子谈穿衣吃饭,他们居然关心国民教育。

    陈凤霞一愣,哑然失笑:“还真有点那味儿。”

    上辈子,他们夫妻关系都淡漠到见了面也没话讲了,到底没散伙,大概就是因为骨子里头都有那点儿不合时宜的天真。

    哼,小老百姓,自己日子过得也不咋样,居然还操心起国家大事了。真是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看看自己穷哈哈的苦样子。

    穷人啊,底层人啊,不配谈这些。

    陈凤霞甩甩头,直接在前头领路:“走,王老师,张老师,我带你们去探探路。”

    晚上郑国强加班到八点多钟,愣是坐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回江海市区。

    看到妻子兴高采烈地在客人中穿梭,一会儿给人上披萨,一会儿给人端牛排,还豪爽地赠送了豆浆跟奶茶;郑国强脸上不由得流淌出笑意。

    他走过去帮忙,笑着问了句妻子:“就这么高兴。”

    “高兴,当然高兴。”陈凤霞止不住的笑,“人家替我实现了梦想,我能不高兴吗?”

    郑国强好笑:“哎哟,陈老板,你这梦想够远大的啊,还想当陈校长。”

    陈凤霞瞪眼睛:“那谁还不带有个梦来着。I have a dream!”

    旁边的顾客直接笑喷了嘴里的意面,拍着桌子喊:“老板娘,你可真是妙人。”

    陈凤霞美滋滋:“少女为妙,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就好比大树万古长青。我当然妙啦。”

    周围一圈客人都笑得前俯后仰。

    郑明明也嘴巴咧得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