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6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1/4页)  大唐第一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次日清晨,萧珪一行十余骑,在阳关镇将杜永先等人的热情欢送之下,走出了阳关的大门。

    和上次走出玉门关时一样,萧珪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阳关城墙。

    虽然大唐在西域设有安西与北庭两大都护府,驻兵数万,威势如日中天。但只要是亲身来到了这里的人,仍会有一种感觉——只要是走出了阳关或者玉门关,那就已经离开了大唐的本土。

    因为西域永远给不了,大唐本土能够给予子民的,那些安宁与保护。

    但风险与机遇,从来都是并存的。

    西域的不宁与商业利润的巨大,似乎形成了某种正比。正因如此,才有了许多商人铤而走险,甘愿走上了这一条闻名古今的“丝绸之路”。也有许多人离开繁华安宁的大唐内地,来到了这一片充满战乱与杀戮的地方,寻找自己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梦想。

    萧珪由此联想到了,美国西进时期的淘金热,民国初期的闯关东,还有改革开放时期的下海潮。

    虽然这些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追逐的东西也不尽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不甘平凡,勇于冒险。

    并且他们相信,富贵险中求!

    高大的阳关城墙,终于消失在了大家的视野之中。放眼四望,唯有连绵起伏的黄色沙丘。

    此时,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沙漠里的温度,不断攀升。

    首发网址m.luoqiuzww.

    严文胜对同行的伙伴,不停的发出大声的呼喊——

    “大家戴好斗蓬,防止晒伤!”

    “全都打起精神来,管好牲畜不要乱走,千万不要掉队!”

    “节约饮水,不要生病!”

    “小心脚下的毒蛇和沙坑陷阱!”

    大家纷纷应声,“知道了,严大!”

    萧珪面露微笑,经过这一路的磨合,严文胜越来越像一个称职的“带头大哥”了。大家相互之间也都有了信任和默契,彼此能够更好的帮衬与协作。

    不同心的人拼凑在一起,只是一群人,或者说是一群乌合之众。

    如果同心协力,那就是一个“团队”。

    现在萧珪感觉,自己和身边这些人,终于有了一点“团队”的味道。

    阳关距离大唐与西域之间的必经中转站蒲菖海,约有一千里路程。其间多是无人的沙漠与戈壁,随时可能遭遇沙尘暴的袭击。

    这注定是一趟,艰苦而危险的旅程。但是萧珪有着足够的信心,自己一定能够穿越这一片危机四伏的无人之地,顺利抵达蒲昌海。

    因为当年,唐僧一个人都从这里走了过去;自己现在,却拥有一整个团队!

    数日后,洛阳。

    一大清早,一名穿着军服的驿卒骑着快马来到了萧珪的家里,专找萧府的女管家影殊,当面把一口箱子和一封信交给了她。

    影殊一眼就认出了信封上的字迹,乃是萧珪亲笔。她连忙叫来郑宪与宋闯这两位金吾郎,十分小心的把这个大箱子搬到了萧珪的书房里。

    因为心情太过激动,影殊拆开信封的时候,双手都有一点发抖。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十分认真、一字不漏的把萧珪写来的书信,连续读了三遍。

    其实萧珪的来信写得十分简单,只是闲话家常的聊聊数语。但是影殊从中看到了一句“影殊,我们都很想家,也很想你”。

    整封信里,写的都是这样的白话。这让影殊感觉,就像是亲耳听到了萧珪在跟她说话,就像以往他们朝夕相处时一样。

    不知不觉,影殊已是泪流满面。

    萧珪还在信中说了,箱子里的东西影殊可以自行观看,但是千万不可对外泄漏,务必妥善保管万万不得遗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