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东窗事发(第1/3页)  大唐第一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这些贵客们来得突然,眼下即将到了午饭时分,萧珪仓促之间无法弄出像样的大餐来款待他们。于是他只好做了一顿极富个人特色的美食,先来解决大家的肚子问题。

    这可以被称为是涮火锅,也可以说是下饺子。

    萧珪先从村口的小店里买来了十几斤羊肉,和一尾七八斤重的鲜活大草鱼。大草鱼的头尾与大骨照例被用来炖汤。一部分羊肉与鱼片一起做成了鱼肉饺子,另一部分羊肉被切成了肉片,将要用来涮火锅。作料自然比以往更加丰富了,尹阿婆还从自己的菜园子里,摘来了几篮新鲜的蔬菜。

    因为今天天气极好,萧珪就在自己的院子里,摆开了一个野餐的阵式。

    尽管是野餐,京城来的官宦子弟也很重视礼节。众人各依宾主贵贱之分,将座席安在了一个大砂锅的周围。萧珪既是主人也是厨子,负责往大砂锅里涮肉炖菜与下饺子,婢女影姝则是负责将煮好的菜品,分发到各人的碗中。

    从小到大,韩家兄弟都习惯了在厅堂里正襟危坐的严肃用餐。所谓食不言寝不语,该怎么用筷该怎么用勺,几时该夹菜几时该喝汤,这全都是有规矩可循。眼下在萧珪家里,他独出心裁的煮菜手法与轻松随意的用餐方式,还真让韩家兄弟颇感新鲜,同时也觉得十分的放松与自由。

    再一品尝食物,韩家兄弟更是赞不绝口,胃口也是大开。影姝一人负责给他们送菜,看样子都有点疲于奔忙。

    一餐饭罢,大砂锅里的鱼头都被分食完了,连汤汁都要见底。

    韩滉说,这大概是他吃得最饱的一餐了,连肚子都要吃圆了。他二哥韩洽就笑称,早知道就早一些把你放到萧先生这里来寄养了,倒也可以省得那些奶娘们为了哄你吃饭,还要煞费苦心。

    其实萧珪心里也有数,自己仓促之间做出来的这点东西,肯定比不上宰相府里的大厨们,精心准备的那些美食。韩滉之所以吃得这么过瘾,大概是出于某种新鲜感,再就是轻松与自由的气氛,也会让他更有胃口。

    这就如同,某些大老板与阔少吃腻了五星级酒店的美食,偶尔跑到路边摊去撮一顿便会觉得非常过瘾,一样的道理。

    饭罢之后,韩洽就要离开,萧珪亲自去送他一程。

    两人一路闲谈走到了那条老木桥上,韩洽便道:;萧兄,就送到这里吧,请留步。

    萧珪指了指不远处河堤边的一颗柳树,笑道:;至少,也让我送你到那边的柳树下。

    韩洽转头一看,呵呵直笑,;有劳萧兄了。

    因为柳树的柳谐音于挽留的留,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了;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的习俗,意在挽留友人、寄托怀念之情。

    唐人更是把;折柳相送的文化习俗,演绎到了极致。著名的长安灞桥,就留下了一个;折柳惜送友人的名胜之地,许多诗人都写下了有关;折柳相送的诗歌。

    两人走到了柳树边,韩洽拱手回拜,;萧兄请留步,就到这里吧!

    萧珪回了他一礼,;韩兄放心,我会照顾好六郎的。

    韩洽轻叹了一声,面露一丝苦笑,;我那六弟自幼长于深阁,从未单独离家远游,更加不通人情世故。真是难为萧兄了。

    萧珪微笑道:;我倒是觉得,令弟自然率真本性纯良,很好相处。

    韩洽呵呵直笑,;他确实很天真。但是,他也是我们众多兄弟当中最为聪慧的那一个。家父向来对他寄以厚望,就指望他将来光耀我韩家门楣了。

    萧珪点头笑了笑,韩洽这话说说得有点意思,刚好是与历史吻合。宰相韩休子侄众多,但韩滉确实是他们当中最有出息的一个,他也和他父亲一样成为了大唐的宰相。并且他还富有才艺,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大画家。

    ;话说回来。韩洽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