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古都妖娆,郎才女貌(第1/3页)  大唐第一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洛阳,到了。

    不到两百里的路程,却经历了一天一夜的跋涉,这让萧珪无比怀念发动机的轰鸣与平坦如砥的高速公路。

    不过,能够亲眼目睹繁华似锦的盛唐东都,萧珪也是感觉,这一点旅途的疲劳倒也算值得。

    洛阳,十三朝古都,百余帝王定鼎九州之地,五千年文明之渊薮,历代王朝兴衰的见证者。有关它的历史和故事,可以写满一整座历史博物馆。

    如今的大唐子民对它最深的印象之一,该是将它与一代女皇武则天联系在一起。

    在女皇的时代里,这里曾被唤作神都。她曾与女皇一同震撼了历史,惊艳了世人。

    如今,女皇已然长眠于泰陵,神都复为大唐之陪都。但洛阳依旧残留着女皇留下的妩媚姝艳之烙印,那满城耀眼的牡丹与色泽缤纷的宫城,仿佛都在静静的叙说属于女皇的传奇和辉煌。

    数十年仿佛就是一个轮回,现在已是属于女皇之孙,李隆基的时代。

    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李隆基引领大唐迎来了亘古未有的太平盛世。如今在大唐臣民的心目当中,李隆基就是百世不出的天之骄子,更是顶礼膜拜的圣贤明君。

    年初,大唐的天子李隆基从帝国的都城长安,移驾来到了东都洛阳。于是举城整肃威壮,路上多见列队巡逻的铁甲士兵。于是举城神彩焕然,所有街道一尘不染,就连路边的垂柳枝条都已修剪得整整齐齐。整座城池似乎都因为浸染了李隆基的帝王之气,因而变得光彩照人,威仪隆重。

    萧珪坐在马车上,从长夏门而入洛阳城,通天津桥而跨洛水,直往北市而去。

    一路上清尘都撩起车帘未曾放下,指着窗外滔滔不绝的讲解洛阳的景观。比如金人西来的白马寺,绿姝坠楼的金谷园。北邙山葬尽古今王侯,天津桥半月横秋,洛神赋千古风流。

    她虽是东扯西扯没个章法,一会儿地理一会历史再又才子文人爱情故事,但胜在口若悬河不假思索,信手拈来未见停歇,便让萧珪觉得,这姑娘如果不做婢女的话,该也是一位更加优秀的导游。

    听着清尘的讲解,看着窗外的行人车马与草木砖瓦,萧珪感觉,中华的历史与大唐的辉煌,全都他在眼前绽放。

    初次离开家门的奴奴,更是听得津津有味,稚气的大眼睛里时时都有光芒闪烁。除了对清尘的见多识广充满了仰慕,这一趟旅程,或许也是打开了她心灵与视野的若干新窗。

    进入北市之后,马车的行速明显慢了下来,因为行人实在太多。清尘的讲解也变得单一而无趣。

    ;看,这里是王记,我们的商铺!

    ;看,那里也是王记!

    ;王记!还是王记!又是王记!

    王元宝做为长安屈指可数的富商,在洛阳的铺面也是多到数不胜数。据说他早年是因琉璃瓦的生意而迅速发家,后渐渐扩展商路,但凡是赚钱又不违法的生意,他全都做。

    如今上至天子下到庶民,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会与王元宝扯上关系。因为他经营的货品实在太多了。小到针线布匹柴米油盐,大到舟船车马金银珠宝,无不涉猎。乃至异域外邦,也时常可见王记的身影。因为他的商队已经走遍丝绸之路,甚至跨过大海远涉重洋。

    帅灵韵,就是王元宝选派在东都洛阳的一位东家大掌柜。用现在的话来讲,她就是王记洛阳分部的区域总经理。

    马车几乎横穿了整个北市,只因清尘要在多家铺面打听帅灵韵的踪迹。后来得得帅灵韵是在家中,清尘便又叫王仆把马车驾往立行坊。

    原本萧珪只想搭个便车到了洛阳就好,并不希望大张旗鼓的前去叨扰帅灵韵。但实在拗不过清尘的过份好客,硬是将他与奴奴一同载到了帅灵韵的家门口,方才停下马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