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帅英雄(第1/3页)  大唐第一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片刻之后,屋外飘来一阵饭菜的香味。

    帅灵韵朝外面看了一眼,她的随从们都在杂屋旁的小草棚里,忙着做饭。一阵风起,吹得土炖台里烟灰弥漫,火星四射。

    她说道:;萧先生,不妨加盖一间厨房。

    ;此等小事,姑且不谈。萧珪道,;不如言归正传。关于学堂的事情,帅姑娘还有什么高见?

    ;算不得什么高见。帅灵韵道,;别的事情,都好商量。但我阿舅特别坚持一点,学堂必须由我们来出资建造。

    ;为什么?萧珪问道。

    帅灵韵说道:;萧先生可知,去年的正月与今年的正月,圣人两度颁布大诏令,勒令大唐各级官府增设学馆,劝勉各个乡村兴办乡塾?

    ;我知道。萧珪道,;正因如此,轩辕里停办了两年的乡塾才会重新开设。我也是在去岁年末,才成为了轩辕里的塾师。

    ;但你们这所乡塾的规模实在太小,本村,都还有许多的学龄孩童没能入学。帅灵韵道,;轩辕里地处关中,毗邻东都洛阳,置于天子脚下。请恕小女子说一句比较难听的话,像轩辕里这样的乡塾,恐怕很难令得圣人满意。

    萧珪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由得呵呵一笑,说道:;于是令舅公就伸出了他的援助之手,志在把轩辕里的乡塾办起规模,办得漂亮。以示响应大诏令,拥护圣人的英明举措,对吗?

    ;先生说得没错。帅灵韵淡然一笑,说道:;在大唐,商人颇为不易。像我阿舅那样的的商人,更是时刻警醒,如履薄冰。这一点,想必先生能够理解。

    ;我理解。萧珪点头。

    帅灵韵道:;去年,我阿舅已经在长安附近的乡村,陆续资助开办了六所乡塾。今年,我们打算在洛阳周边也办六所。轩辕里,就是第一所。

    王烁点了点头,明白了。

    大唐的商人没有什么社会地位,但是他们却坐拥大笔的财富,这难免会引起上层人仕的嫉妒与猜忌。王元宝是京城长安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乐善好施广结善缘,积极主动的响应国家号召,不惜代价的去拍皇帝的马屁,这就是他的生存之道。

    ;既然谈到了我的阿舅……帅灵韵停顿了片刻,眼神柔和却又不乏审视的看向萧珪,说道:;萧先生估计,他老人家为何会要,想招先生入赘呢?

    萧珪不由得笑了一笑,大抵不会是因为我长得帅,又才高八斗。

    他说道:;为何要我来猜呢?难道令舅公,没有对你说过此中缘由?

    ;没有。帅灵韵道,;在来轩辕里之前,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样一回事。动身之前,才有人告诉我。来了这里又有徐里正的居中作媒,我才相信真有了这样一回事。

    萧珪眨了眨眼睛,原来那天帅灵韵来到轩辕里,并不是冲着我来的。她的主要目的,只是办学。所谓相亲,对她来说也是一个突然的遭遇,就像我的感受一样。

    思及此处,萧珪说道:;帅姑娘回去之后,没有问过令舅公吗?

    帅灵韵淡然一笑,说道:;我想知道,先生的见解。

    萧珪笑了一笑,说道:;萧某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才德浅薄籍籍无名。除了兰陵萧氏的出身之外,恐怕再也没有任何一点,值得令舅公看重了。

    ;先生,确是明智之人。帅灵韵点了点头,说道:;不瞒先生,我阿舅的子女,都是在与出身于高姓名门的子弟通婚。先生应该能够想到,其中的用意。

    萧珪点了点头,;大体明白。

    大唐时代,特别重视血统与门第。但凡发迹之人,都会想要与高姓名门扯上一点关系。联姻是为常用的方法,甚至不乏有人将自家的祖宗族谱,编入名门高姓之家。这样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