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亲征(第1/4页)  蜀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陇右,乃是指灵帝时凉州的汉阳与陇西二郡。

    只不过,曹丕代汉后,将关中三辅与以及汉阳、陇西与安定三郡,合并设立雍州。

    其中汉阳郡,被分割为天水、广魏与南安郡。

    然,出于地缘及人口分布,陇右的战略中心依旧在天水郡,被渭水贯穿而过的冀县与上邽二县。

    而上邽县,乃是祁山道与陇关道交接点,也是郭淮的驻地。

    此亦是马遵,为何要逃去上邽的缘由。

    驻军近五千的上邽,要比驻军约莫两千的冀县,更令人安心。

    只是他身为天水太守,守土有责,值此巴蜀来袭之际,理当归去布防。

    至少,同样随他出巡的中郎姜维,以及天水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与主记梁虔等人,皆这么认为。

    姜维见马遵逃去上邽,便领着尹赏等人,连忙追来请他归去主持大局。

    然而,马遵竟在城头之上,声称姜维等人皆怀异心。此番来请他归去,乃是将欲执他去迎巴蜀当晋身之阶。

    姜维无奈,又以众人家眷皆在冀县,便自行归去。

    却不想,连冀县也紧闭城门,不让他们入。

    恰好此时,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抵达,姜维等人迫于形势,只得俯首请降。

    而丞相得知马遵不在冀县后,便开始调度兵马。

    乃令陈式督五千兵马攻冀县;吴懿领万余人去上邽围困郭淮,自身领着的大军跨过渭水,沿着长离水(葫芦河)北上,至被夏侯渊屠戮的兴国城废墟,再折向东往街亭而去。

    过略阳时,乃别遣士卒一万,以高翔为督往列柳城驻守(陇县)。

    因关陇道在陇右的路线,乃是番须口-街亭-略阳-列柳城-临渭-上邽。

    其中,临渭县乃是广魏郡的郡治,且是渭水入关中的河谷口所在。

    与冀县同,常年驻军约莫两千。

    丞相别遣高翔去,既是将临渭县的驻军不敢妄动,又是有备无患。

    毕竟,渭水河谷虽难以通行,然那曹魏若是在街亭无法通行,未必不会选择此道。

    且,还要担忧,郭淮是否会破釜沉舟。

    譬如当曹魏援军正强攻街亭时,郭淮壮士断腕的放弃上邽,率领将士突围而出,与临渭县的驻军合兵,从背后突袭街亭而来。

    届时,前后夹击,街亭必然失守!

    而曹魏援军,得以浩浩荡荡涌入陇右,丞相便只能退兵了。

    大汉的战争潜力,太弱太薄了。

    尤其是,哪怕是两败俱伤,曹魏仍旧可再遣五六万兵马来,而大汉再征两万将士都举步维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谨慎细微如丞相,绝不会将国运皆孤注一掷。

    然也!

    丞相诸葛亮,亲自领军两万驻守街亭!

    拜昔日郑璞那句“军损过半数,而使兵不溃者,可当之”所赐,丞相对大汉军中宿将都细细沉吟了一番,便觉得还是自身前来最妥当。

    魏延尤善攻,用兵以刚猛著称,丞相担忧性情勇猛的他,被曹军诱出决战。

    陈式与高翔,倒是攻守兼备,却失于巧变。

    至于吴懿,他的麾下皆是刘焉时代东川兵的第二代,常年驻守在成都,久不经战事,丞相怕在曹魏强攻下,兵卒死伤众而士气崩。

    而丞相自领街亭之重,自是不会有诸上问题。

    且,他至街亭后,令将士塞道落营,修缮防御工事时,顺势将中军大帐安置在了阵线的百步后,聚将士而誓。

    曰:

    “可复中原,在此一战!逆魏来攻,必然凶猛。敌至百步,我扶大纛观;敌至八十步,我为诸君执鼓,敌至五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