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利益交换(第1/2页)  崇祯十六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倪元璐只能硬着头皮出列:“陛下,如今国库存银不过八万两,粮不过三千担,是在是没有钱粮赈济灾民啊。

    况且京师百官开销,饷银发放,空缺甚大啊。”

    倪元璐心中也是苦闷,大明寅吃卯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现在,吃都吃不上了。

    倪元璐咬咬牙,跪了下来,开口道:“为今之计,还请陛下开内帑以救济百姓啊。”

    其余朝官一看,从内帑掏钱,我喜欢,这天下,说到底是你朱家的天下。

    于是也纷纷跪下,开口:“请陛下救民于水火,赈济灾民。”

    崇祯皇帝脸色一黑,国库没钱,内帑就有钱?

    朕从登基以后,多少次拿内帑补国库,朕的内帑里还有没有钱,你们心里没数。

    崇祯皇帝阴晴不定,好半天才开口:“内帑也无钱财,再者说了,太祖皇帝分内帑国库,就是为了公私分明。”

    这时,一个御史走出,义正言辞说到:“陛下,此言差矣,自古以来,家国一体啊。

    这天家哪有什么私事,陛下以内帑补国库,更显陛下仁德啊。”

    崇祯皇帝有些无语,这话,倒也没错,这天下,可不是他朱家的嘛。

    但也不能这般啊,别说现在没钱,就是有钱,借给国库,你还能还?

    内帑的钱,本来就是留给皇家开销的,再或者就是新君的,好让新君可以大展拳脚。

    大明最好的例子,就是孝宗弘治皇帝留给武宗正德皇帝的内帑。

    孝宗皇帝攒了一辈子的钱,都留给了自己的儿子,结果正德朝,无论是下江南,还是打瓦剌,都不缺钱啊。

    自己的皇祖万历皇帝也是个攒钱人手,内帑颇丰,可惜万历三大征,还有福王就藩,内帑就基本没了。

    自己的大哥也是靠着魏忠贤收商税拿内帑贴补国库,稳定辽东,倒也过得去。

    结果到了自己这,别说留给自己儿子了,自己都全都拿出来填补国库了。

    百官们想的是天下是你朱家的,再说了,大明近三百年的积淀,珍奇异宝不计其数,怎么可能用完。

    崇祯皇帝开口道:“众位爱卿,这内帑也没有多少了。

    朕昨日看了看查抄王德化,王之心等人的钱财,大抵有了一些。

    也罢,这赈济灾民一事内帑出钱了。

    不过,这内帑出钱,就得由司礼监负责,就不交到外朝手里了。“

    说着,崇祯皇帝将扩招勇卫营一事告知朝臣。

    殿内臣子,不管是文官还是勋贵都是议论纷纷。

    崇祯皇帝见此,不喜道:“怎么,朕花自己的内帑,怎么花还要经过你们臣子的同意?”

    这一次是朱纯臣站不住跳了出来:“陛下,京师有京营护卫大为安全,扩兵可是大事,臣不知陛下是何意?”

    在朱纯臣看来,皇帝和文官这么斗他们不在乎,只要手上有兵,自己就是姜太公稳坐钓鱼台。

    可是现在皇帝要扩兵,这样一来,京师力量的变化就有了未知数啊。

    崇祯皇帝强忍着不满,说到:“成国公多虑了。

    朕对京营很有信心,只是如今大明四处用兵,兵员匮乏。

    京师流民青壮数万,一旦作乱,京营定能弹压,只不过是平添死伤罢了。

    朕将青壮收入军伍,为的就是如此。

    朕本想让成国公负责此事,可是成国公以负责京师,朕想了想,就让英国公负责此事吧。”

    崇祯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朕可以退一步,让勋贵参与其中。

    朱纯臣放心下来,英国公张世泽不过是个黄口小儿,能练出什么来。

    朱纯臣跪倒:“陛下圣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