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洪承畴的评价(第1/3页)  崇祯十六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刘宏明还是很佩服崇祯皇帝没有牵连洪承畴的家眷,刘宏明扪心自问,如何一个皇帝要是崇祯皇帝遇见这种事,定会抄家灭门,这种事不诛你九族就算好的了。

    可见,在这一点上,崇祯皇帝还是很分的清的。

    崇祯皇帝见刘宏明有些走神,问道:“宏明,宏明,朕见宏明心不在焉,可是再想些什么?”

    刘宏明回过神来,倒也诚实:“陛下刚刚说起要为卢大人设坛祭奠,说起设坛,臣到想起了洪承畴。”

    这一下子,别说王承恩,就连朱慈烺都脸色大变。

    洪承畴,是大明朝的忌讳,也是崇祯皇帝最深的一道口子。

    崇祯皇帝刚刚平复的心情荡然无存,心中只剩无尽怒火。

    洪承畴,那个他当年最信任的臣子,自己给了他地位,权柄,将大明仅剩的精兵都交给他了,自己倾尽了所有,可谓是举国之力都给了洪承畴。

    他对洪承畴有着无限的希望,他希望那个在陕北剿贼取得过数次大捷的能臣,能替大明打好这生死存亡的一战。

    然后呢,十三万大军灰飞烟灭,辽东除却一个宁远城外全部沦入建奴之手,祖大寿献出锦州投降建奴,辽东巡抚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等人被杀。

    洪承畴那狗贼投降以后,朝廷不知道他已经变节,自己还闻之大震,辍朝特赐祭九坛,祭到第九坛的时候,又得到军报,说洪承畴降清,京城大哗。

    自己到现在还记得那种感觉,哪怕皇陵被掘他都没有这般屈辱啊。

    连朱慈烺对这件事都有印象,那日父皇回宫大怒不已,最后还晕了过去,把自己,母后,张娘娘,田贵妃等人吓得不轻啊。

    崇祯皇帝压住怒气,问道:“宏明提这厮干嘛,这种臣子,我大明之耻啊。”

    刘宏明神神秘秘问道:“陛下想不想知道,后世对洪承畴的评价。”

    这一下子,吊起了崇祯皇帝,朱慈烺,王承恩三人的胃口,这洪承畴在大明朝的名气,可谓臭不可闻,不知后世会如何评价。

    众人所担忧的是日后建奴做了天下,这老儿该不会博了个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名声吧。

    刘宏明看出几人眼里的担忧,笑着开口:“不可否认,洪承畴是个能臣,只是风骨欠佳,无论是在大明还是清朝,他都是能臣。

    在大明,他剿贼无数,维护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哪怕是日后仕清,他也很得入关的顺治皇帝的重用。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极为器重,拔擢他为大学士,负责南方战事。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以较少代价平定了江南。

    同时,洪承畴建议满人“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也曾针对顺治皇帝迎**喇嘛提出意见。

    其意见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在洪承畴的推动下,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得以保障,各民族逐渐和睦相处。

    顺治十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顺治十六年督清军攻占云南后回北京。康熙四年洪承畴逝世,康熙帝颁布御诏,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车道沟,立御碑。

    历史对他的功绩做了客观的评价,这些无法抹去,同样的,他是贰臣这一点也没有敢否认。

    他始终,没有被建奴接纳,也没有被汉人原谅,包括自己的家人。

    顺治四年,洪承畴从江南总督任上奉召回京后,派人奉迎老母北上,说是要好好尽一番孝思。

    及至奉派迎接的人到达福建南安,洪母居然束装就道,一副真准备去接受儿子奉养的架势。

    乡里乡亲,无不诧异:以洪母之为人,何以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