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内官权力(第1/2页)  崇祯十六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崇祯皇帝在龙椅上老神在在,看不出他想些什么。

    说实话,崇祯皇帝自己也想过,为什么大明的敢战之军和忠心将领几乎都没了,卢象升,曹文诏,赵率教,满桂,这一个个都是大明朝的忠臣良将啊,可最后,都没能善终。

    相反的,像左良玉,刘泽清,刘良佐这样的逃跑将军,自己却授予他们镇守一方,让他们一步步成为藩镇,到了最后,自己,都动不了啊。

    以前,崇祯皇帝并不认为自己有错,他一直觉得是那些文官督抚为那些武将说话,是他们没有尽心王事,原因无他,他是圣君啊。

    可是自从刘宏明来了以后,当得知自己是亡国之君以后,什么虚名他也都不再在乎了,他现在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对大明,是否有利。

    为了这个目标,别说什么勋贵百官,就是违背皇明祖训,像福王这般的近支藩王,他也不在乎了。

    崇祯皇帝突然睁眼,说到:“宏明既然指出了后勤之处,宏明可有好的办法解决。”

    方正化脑子有些糊涂,怎么天大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没有能很好解决,一个金吾卫小旗,他能解决?

    刘宏明不说话,默默思考,暖阁中的众人没都是沉默,一片寂静。

    刘宏明突然开口:“陛下,臣以为对于核定兵员这些,大明现有的体制已经很完善了,只不过如今时局动荡,无力执行而已。

    臣以为对于后勤一事,这一项权力要从将领手中剥夺出来,以后,关于军队的粮草,饷银,兵器弹药,都不再经过将领之手,有朝廷专人发放给兵员。

    臣以为此项权力应该授予监军,就算地方钱粮筹集交接,也许有镇守分守内官负责。”

    此话一出,王承恩和方正化和方正化眼神一亮,这样一来,镇守内官和监军的实力就会大大增强啊。

    镇守内官,在地方的和巡抚,总兵共同构成权力制衡体系,况且按这种设想,一旦牵扯到军粮饷银,那是以内官为主啊。

    这监军也是,监督将领,再加上控制粮饷,权力不可谓不大啊。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两个职位,都出自司礼监与御马监啊。

    王承恩和方正化看向刘宏明眼中带满了善意,刘公子(刘小旗)好人啊,这样一来,内朝势力怕是要在崇祯朝到达巅峰啊。

    况且一旦定了下来,这不是因为权宦,这是制度啊,是会传承下去的啊。

    你们文人不老说什么祖制吗?娘的,再过两年,这也成了祖制,咱家看看你们这些有卵子的能不能斗过咱家这些没有卵子的。

    崇祯皇帝思考了半天,,面露难色:“宏明,如此一来,这内臣的权势未免也太大了些吧。”

    他现在是重用宦官来对抗朝臣,但并不意味着他想看到宦官权势滔天啊,他做信王是可是亲眼看见魏忠贤如何兴风作浪,自己朝不保夕啊。

    再者说了,若是像王承恩这般对皇家忠心耿耿那还倒好,但宦官也不一定都是忠心耿耿,别的不说,王德化,我最信任,杜勋,杜之秩这般人,若是让他们掌了大权,那岂不是太阿倒持。

    刘宏明知道崇祯皇帝怕些什么,看起来崇祯皇帝开始走天启朝的老路,开始大用宦官,可是魏忠贤给崇祯皇帝带来的阴影未免也太大了。

    要是像王承恩,方正化这些人,崇祯皇帝会毫不犹豫的放权,可是要是其他人,崇祯皇帝,还是不放心啊。

    刘宏明继续加码道:“陛下,臣的意思是要把军饷后勤交由监军,但是监军只能负责后勤,监督将领,但决不能插手打仗的事。

    实不相瞒,陛下,咱们大明,向来是外行人指挥内行人,无论是文官还是监军,总以为自己看了几部兵书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笑间灰飞烟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