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同甘共苦整军成(首更,继续投票、收藏、推荐好友!)(第1/3页)  倾唐小戏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从任命了队长、副队长、什长,当天下午王师范就将这二十来人招至自己营帐之中,耐心细致地做起了思想工作。

    因为其深知,军心即将心,一军统帅不可能对每一个士兵都了如指掌,却可将手下将领之心笼络住,以此掌握全军。

    虽然军职最高的王师范也不过都头,只是基层军官,但麻雀虽小,道理却是相同的。

    在与众人交心之后,王师范重申了昨天定下的“约法三章”,言明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军法之下无私情。

    同时,告诉众人,虽然安节度已经准了自己的假,可以晚十日赴任,但自己有早些赴任的想法,遂决定整军三日、不可懈怠。

    三日后全都奔赴博昌县,并把此次赴任当作一次战时机动行军,检验整军效果。

    这算是王师范主持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从此,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军事生涯开始了。

    紧锣密鼓的整军于散会之后马上就展开了,全都又一次体会到了他们县尉的雷厉风行。

    虽然已经将整军任务布置下去了,但王师范仍与众兄弟吃苦流汗在一起,吃同样的饭,睡同样的行军床,没有丝毫将军之子的养尊处优。

    反而如同农家子弟般吃苦耐劳,真切的让这群大多来自贫苦之家的士卒,感到他们的县尉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就是他们的兄弟,从内心深处认可了他们的县尉。

    每日上午训练各种军阵,虽然大多都是老兵,早已在棍棒下形成了肉体记忆,各种军阵都能列出,但他们的县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众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列阵完毕,这还不算什么,还要求能随时快速变阵。

    每次变阵都是随机喊出的,众人毫无心理准备,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反应不过来,渐渐的能灵活变阵,这其间自是少不了棍棒和体罚。

    每日下午进行战技训练,王师范亲自带领骑兵队在军营十里范围内反复奔驰。

    时而轻重骑兵合为一股,其间或不停挥舞手中刀枪,砍向、刺向假象中的敌人,或连续快速张弓搭箭,射向奔跑中的兔子,或天空中的飞鸟。

    时而分开,着铁甲的重骑兵排列成密集阵型反复冲锋,着皮甲的轻骑兵合散不定,练习游击之法。

    王师范还特意给轻骑兵增加了哨探科目,五人一组,二伙轻骑兵分为四组,在营地四周五里、十里、十五里、二十里范围内游弋哨探,相互之间不时派人传递情报。

    强军没有诀窍,只有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下磨炼意志,在即将坚持不下去时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极限,在崩溃之中学会坚强、忍耐,因为胜利永远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一方,黎明总是在最黑暗时刻的下一秒出现。

    步兵队在王铁的带领下,重步兵一枪接着一枪,反复练习着刺杀,他们不须其他招式,只要用尽全力、整齐刺出手中的长枪,就足以让人胆寒。

    跳荡兵则不同,除了练习圆盾格挡,横刀砍杀,还要精练武艺,注重灵活,他们是撕裂敌人阵线的匕首。

    刘鄩带领着弓弩队训练,看似好练,实则门道颇多。全队必须依口令而放箭弩,有时刚搭上箭弩,放箭口令就响起,众人开始时射的整齐不一,且由于匆忙大多没有准头。

    有时箭弩已经搭上十数个呼吸,士兵的手都有些酸麻,也无放箭弩的口令,或坚持不住失手放出,或口令响起时没有反应过来,匆忙而射,刘鄩没有下令就不准私自乱放,违令者必严罚。

    如此严苛,皆因弓弩兵最讲究团队性,只有齐射才有威力。亦讲究灵活性,如大唐军中规定“当接敌至一百五十步时,弩手开始发射,至六十步时,弓手开始发射,至二十步时,弓弩手放下弓弩,拿起随身携带的格斗兵器,与步兵队一起向敌阵发起突击。”

    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