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零九章 急转直下(第1/2页)  三国之曹魏虎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海郡,营陵。
    经过半个多月的调度,五万兵马已经齐聚。
    既然决定了要打,那就来他个狮子搏兔,碾压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也好借此杀鸡儆猴,震慑其他觊觎青州之徒。
    郡守府里,袁谭和麾下诸人正进行最后的部署决议。
    此番征讨,袁谭打算亲自挂帅。
    然而作为监军兼首席军师的沮授却道:“大公子,北海初定,您作为袁公长子,还是应当留下来继续收拢人心。至于征讨一事,有我与文丑将军即可。”
    沮授对此很有信心。
    居于武将首位的文丑也是抱上一拳,表示公子尽管放心。
    袁谭当然相信沮授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但他却不愿意就此留守郡城。
    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调集来这么多的兵马,如此大的阵仗,远在冀州的父亲早已知晓,这种时候,怎能没有我露脸的机会?
    对此,袁谭正色说道:“监军此言差矣,将士们在外拼杀,身为主将我岂能
    留守城内?若是有我督战指挥,带头冲锋,三军将士必然能振奋军心斗志,更快攻破都昌!”
    袁谭语气笃定。
    事实上,在与敌军的对阵厮杀中,他确实常常身先士卒,这种敢战为先的勇气,使他在军队中博得了勇猛善战的名声,也因此得到不少将领的称赞与推崇。
    “至于郡城方面,我相信有王郡守主持大局,一切自然无虞。”
    袁谭把守城重任交给了王修。
    就王修的表现来看,忠心毋庸置疑。在袁绍的举荐下,王修晋升为新的北海郡守。
    “大公子尽管放心讨贼,郡城有下官督守,绝不给大公子添任何麻烦,若有纰漏,下官甘愿受罚!”
    对于袁谭交付的重任,王修也是欣然领命。
    在他看来,袁谭很有可能是将来的袁家之主,所以提前打好关系尤为重要。
    而王修的自信,也绝非空穴来风,如今的青州领土,大半掌握在袁谭手中,州内诸地无不望风而降,加上背后又有袁绍撑腰,除了不要命的,谁敢来捋袁家虎须?
    沮授还欲再劝,袁谭却摆了摆手,只道事情就这么定了,接下来继续商讨其他相关事宜。
    两日之后,袁谭亲率大军开往都昌。
    消息传回,听说有五万兵马,诸将皆是吸了一口凉气。
    “五万大军,外加沮授文丑,袁谭这家伙可真够瞧得起我的!”
    愣神之后的夏侯安无奈苦笑,本以为对方能来个一两万军队就已经算给足了面子,没想到一出手就是五万。
    地主家的傻儿子,果然阔绰啊!
    根据传回的情报,袁谭这会儿已经在路上了,如果不算粮草辎重,再慢也不过六七天的功夫。
    “诸位,时间紧迫,都别藏着掖着了,有什么奇谋妙计,都讲出来听听吧!”
    夏侯安问计众人。
    袁谭的本事如何,暂且不做评论,但随行的沮授文丑,这两人可都不是善茬,一个是帮助袁绍平定河北的智囊,另一个则是闯下悍勇威名的生猛战将。
    此等兵力加阵容,对付一座小小县城,只要不出意外,躺着都能赢。
    曹昂对此建言,趁敌军未至,于中途伏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想法倒是不错,但徐荣旋即指出,都昌一带,地形多为平原河流,在缺乏遮蔽物体的情况下,很难进行隐藏和伏击。
    夏侯安暗自点头,不愧是带兵多年的老油子,眼光可谓一针见血。
    而且就算伏击成功,也很难伤其筋骨,在未能击杀主将的情况下,顶多就是打击一番敌方士气,但稍作调整就又能卷土重来。
    况且袁谭多听从沮授所谏,以沮授的行事风格,不可能不在途中防着自己。
    “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