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三章:安南王子(第1/2页)  爆改大明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新君登基,周边藩属国邦遣使朝贺,分数应当。以两面三刀却又仰慕汉文化的朝鲜为例,早在今年二月,就已经派遣过朝贺使团了,还进贡了不少美女。

    澜沧使团进京,需要等候皇帝宣见。在此期间,使团成员可以把携带的特产,在礼部指定的时间段内,拿去乌蛮驿出售,换取财帛。这是一个肥差,所以外邦来朝的使团名额,在其国内非常抢手。

    另外在这段时间里,使团成员也可以在不违反大明律法的前提下,进行一些礼节性质的拜访,旨在学习天朝上国的文明精髓。

    六月初二,詹家就来了一行五人的访客。为首者是澜沧国王刀线歹的长子陶孟班,带着五六个从属人员。

    詹闶并不是礼部的接待官员,也没有招待外邦使臣的任务,却一反之前拒绝朝鲜、占城使者的态度,接见了陶孟班一行人等。

    没有人知道詹闶之所以会一反常态,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而这个猜测也很快被确认无误。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詹闶脑子里那些被灌输进去的历史知识中,澜沧国在原时空的永乐二年,遣使护送一位安南国陈朝王子陈天平入京。

    这位陈天平王子,号称是安南国陈朝艺宗的儿子,千里迢迢来到大明就是为了告状和求助。希望宗主国的皇帝陛下,能够派兵支持他讨伐篡位并更改国名为大虞的胡朝国王,恢复陈氏在安南的国王地位。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安南国王室了,王位继承简直就是一片混乱。或者说东南半岛上的很多国家,包括这次朝贺的澜沧国也是一样。

    时而兄终弟及,时而子承父业,时而叔叔伯父上位,还有义子取代血亲上位的。并且这些国邦的大权,很多时候都捏在贵族手中,王位上的人必须能让贵族满意才行,外戚篡位也不算罕见。

    例如陈朝的开国君主,就是安南国李朝时期的外戚,在大约南宋末年的时候篡位成功,开创新王朝。

    建国一百多年后,又被新的掌权外戚篡位,废掉年幼的皇帝,成立又一代新王朝。并且上表大明皇帝,以“陈朝宗室绝灭”为

    由,请求得到册封。

    截止澜沧使团进京之前,大明朝廷已知的信息,就是安南新国王胡汉苍以外戚的身份获得国内群臣拥戴,请求大明皇帝册封。

    而原历史的记载中,这位陈天平王子进京后,阿棣派人责问篡取陈朝王位的胡氏,对方谢罪后迎接陈天平回国。然后再中途伏击大明的护卫军队,成功杀死陈天平,俘虏大明军兵和官吏。由此引发阿棣的怒火,直接发兵攻打,并开启大明郡县安南的历史。

    原时空的历史中,陈天平是永乐二年进京的。现在这个时空里,因为靖难之役提前结束,后续的历史进程也出现了偏差和改变。

    但是詹闶作为大明靖国公,虽说是地位尊崇,却从未参与、主持过任何外务,甚至和负责对外礼仪的礼部有着不小的矛盾。不管从哪方面讲,澜沧国的使者都没有登门拜访的理由。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王子亲自出面,必然是带着目的而来的。而具体目的是什么,詹闶觉得很可能跟那位陈天平王子有关,否则这种拜会根本没有意义。

    澜沧王子陶孟班见到詹闶后,先是以王子之尊主行礼。这倒没有什么好疑惑的,澜沧放在大明充其量也就是一省之地,小小王子见了大明国公,着实没有地位可言。

    接着又奉上了作为礼物的特产,冰片、沉香、龙涎、象牙、犀角、宝石、金器等等不一而足。就这个丰厚程度,已经要超过朝贡数额了,要说他不是有所图、有所求,哪怕打死澜沧国王刀线歹,詹闶都不会相信。

    简单交流几句后,果然是图穷匕见,事实也和詹闶的猜测别无二致。陶孟班为詹闶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