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二章 情绪发泄(第1/4页)  悲欢交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新左右权衡,特别是官司前后被人四处苍蝇一样的跟踪,感觉极为不安全。

    留下还是回去,举棋不定。

    “留在人家的地盘,又有人跟踪,始终不够安全。还不如回到自己的祖国,身边亲人围绕着,踏实又安心。要不,还是回去吧,只是可惜了我花几千刀申请的工作签证。”

    “就这么定了,还是回去吧,回到自己的祖国,脚踏在自己生长的国土上,心安身定。”

    想到做到,陈新立马开始收拾行李,该扔的扔,该舍的舍,彻底来个断舍离。

    火速定好机票,拖着两个行李箱,陈新赶往机场。

    2013年出国。

    2016年2月,决定回国。

    两年多国外生活,使陈新彻底认识到:

    祖国,还是自己的好。

    家,也还是自己的亲人好。

    漂泊在外留学,就像一个居无定所的浮萍,永远无依无靠,无根无系,感觉孤单又惶恐。

    到了机场,陈新环顾着机场大厅:

    世界各地的人在这里穿梭来往,有的启程,有的抵达,犹如人生逆旅,来来又去去。

    自己的两个大行李箱,超重,迫使陈新继续扔扔扔,直到箱子里面所剩无己,才终于过关。

    飞机再次升向高空的时候,上一次,是离开祖国;这一次,是回到祖国怀抱。

    中间,隔了两年多时间。

    陈巍然和李娟听说陈新要回来,也从海市赶来了深圳。

    “妈,我马上快到家了,您跟我爸到马路边接我一下。”

    的士送到马路边的时候,陈巍然和李娟已在那里等候多时。

    “我女儿终于回来了。”

    李娟看到外出求学,终于回来的女儿,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回来后,休息了两个星期,陈新开始找工作。

    无奈年龄、性别和未婚,都是职场劣势,找工作并不理想。

    偶尔一次,看到报纸上有个地方,有人开了情绪发泄屋,专供一些有情绪却无处发泄的人,付费来这里泻火。

    “这倒是一个好点子呢。现代人职场、婚姻、家庭各种各样的烦心事,有时想发泄却没有去处,我倒是可以考虑开一间类似的情绪发泄屋。”

    但,问题来了,钱从哪里来?

    干脆把房子卖了吧,钱就来了。

    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自己居住的小两居卖掉,凑钱开这个情绪发泄屋。

    钱有了,场地怎么办?

    情绪发泄屋,能消费得起的,基本都是职场精英、公司高管或者各类型的白领阶层,开在偏远地区会产生“养在深山无人识”的感觉。

    四处勘察,总算在市中心区找到一个正在招租的楼盘店面,盘下来后就开始找人装修。

    装修大约花了半年多时间,情绪发泄屋终于正式开张营业了。

    店名就叫“情绪发泄屋”,一目了然,无须解释。

    情绪发泄屋分了很多功能区,有沙袋拳击专区,有摔碗摔碟专区,有摔泥巴墙专区,有随意涂鸦专区,还有陶罐制作专区……

    总之,应有尽有,总有一款适合你。

    第一天,有很多人经过的时候,看到店名很好奇,指指点点着走过。

    第二天,有更多人来围观议论,摸不透什么叫情绪发泄屋。

    第三天,陈新请了电视台,直接做了期专题报道,向公众介绍情绪发泄屋的功能、收费,以及地理位置,顺便给他做了个全面推广宣传。

    第四天,陈新自己作为顾客,在情绪发泄屋体验,并拍视频到抖音,进一步做宣传推广。

    第五天,终于迎来了第一位顾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