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闻战则喜(第1/2页)  开局一座城镇中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谭纶闻言霍然起身,将那报信的斥候唤了进来,细细询问后几乎可以确定这就是朝廷平叛大军的前锋人马。    谭纶当机立断,果断下令道:“让神威营前出支援骁骑营,骁骑营不要与敌军缠斗,绕到敌军后方截断敌军退路。步卒一营做好支援神威营的准备,得本帅将令后随时出发。”    “令霹雳营和神勇营即可向宁县县城开拔,用最快的速度攻克县城,务必保护城中粮草不被贼军烧毁;    令步卒二营急行军往宁县以东十里处埋伏,若是遇到逃窜贼军全力阻截,务必要留下贼军所携物资。    令辎重营即刻开拔,向宁县县城靠近,破城之后立刻跟随神勇营进城装载运输物资。”    谭纶一口气连下数道军令,营帐附近随时待命的传令兵们纷纷拿着令箭火速前去各部传令。    传达完军令后,谭纶命人将营帐收起,跟随作为中军的神勇营和霹雳营一起拔营向着宁县县城而去。    朝廷大军来的太快,打破了谭纶的计划,之前所有的布置都要重新调整。    谭纶明白,一旦“唐军”跟朝廷官军前锋交上手,宁县的赵彪很有可能受到惊吓,第一时间向延安府逃窜。    所以谭纶现在既要将朝廷大军先锋人马拦住,又要阻止赵彪逃跑。    这两个作战目标看起来很难,但是对于“唐军”却并不算难,只要能够火力全开,以“唐军”的战斗力和装备,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时间,最快的时间击败官军前锋,最快的时间攻克宁县,将赵彪堵在城里,再同时派人拦截他逃跑的路线,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    秦军平叛大军前锋大将林风此时既恼火又郁闷。    他得了林逸的军令之后带着三千骑兵日夜兼程向宁县扑来,就是想着阻拦贼军逃回延安府。    手下三千骑兵全部都是羽林左卫的精锐骑兵,两天时间从南到北三百余里,路上只休息了三四个时辰。    不过好在这三千御林军中的精锐骑兵都是一人两马,所以路上换马不换人倒也撑得住。    虽然长途奔袭人困马乏的,若是真的遇上敌人很容易被人家以逸待劳的击破。    但是林风心中想着一定要把握好林逸给的这次机会来证明自己,二来在他心中贼军就是一群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就算己方长途奔袭后人马疲累,但是只要一个冲锋也能击溃这些贼军。    若是贼军还没弃城,那他就想办法袭扰惊吓,让贼军出城,然后再趁机冲击追杀,大功可期。    再退一步,即使贼军躲在城中龟缩不出,他也完全可以堵住贼军逃窜的路线,等待跟在后面的中军到来后再协同中军一起攻城破敌。    总而言之,在林风看来,这次任务根本没有多大风险,最多只是辛苦一些。    所以当前锋斥候遭遇到不明身份的骑兵截杀的时候,林风不惊反喜,大声对麾下的将士们道:“贼军既然派斥候拦截,说明贼军尚未逃窜,咱们立功的机会到了!”    秦国御林军可不是前宋时候的禁军那种草包可比的,是秦国军力的真正精锐。    御林军各部每三年前往边关轮换一次,每次半年时间。    轮换期间他们就要跟其他边军将士一样一起守御国门,与外敌厮杀。    除了这种轮战的磨砺,御林军从兵员选拔,兵甲器械配备以及各项福利待遇上都远超地方府兵,日常军纪和训练都非常严明,并不是如以前面历朝历代的中央军那样拉垮。    当然了,这也是这个世界的格局所造成的。    毕竟各国彼此接壤,互相防范,冲突和战争时有发生。    战争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君臣子民身上,忘战必危,所以各国的中央军其实都是精锐。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非洲那群只会拿着步枪使劲突突的黑叔叔们打仗打多了也能变成所谓的精锐了。    在这种背景下,秦国御林军自然也不会是怯战畏战之师,又有林逸这种大将统领训练,自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