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4章 轮换(第1/4页)  圣唐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圣唐时代 1说网()”查找最新章节!</p>

    现在消息的传递早已经是日新月异了,就连鹰信也早就开始了阶段传递,就是一只鹰只飞一段距离。</p>

    这样的鹰信就能以极快的速度传递,这些鹰对这一段距离很熟悉,而且在起飞之前都是吃的饱饱的,这一路上也就不需要休息。</p>

    接到信的中转站,将信绑到休息好的鹰身上继续飞行,从青唐城到新长安,基本上就是中间休息一次就行了。</p>

    第二天一早,这封信就放在了钱段横的桌子上,钱段横看到这封信之后,竟是吓了一跳,要知道青唐城可是进攻吐蕃的坚实基地,这里要是出现什么问题,攻占吐蕃的战略就要泡汤了。</p>

    钱段横看了一会之后,就又看向了另一份情报,那就是谢家商队已经很久没有向吐蕃转运物资了,可是吐蕃的地头,今日有人在偷偷售卖食盐还有茶叶,这让谢家商队很是疑惑,就将这个消息传了回来。</p>

    钱段横根据谢家商队还有一些小商队的叙述,不久之后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越往西北方向,那里的人就越是不缺这些东西。</p>

    要说西南的人向吐蕃私运盐茶的可能性极大,可是一次都没有被大唐军抓住,这里面就有意思了。</p>

    要知道成都方向是不可能向吐蕃私运的,那里可是袁斌的领地,袁斌又极其认真,想来那些黑心商人是不可能逃脱他的监管的。</p>

    那就只有两种情况了,一种就是西南山区的土著向他们售卖,另一种可能就是,他们自己可以生产食盐还有一些品质不好的茶叶。</p>

    钱段横在地图上寻找着,目光不由自主的就放到了轨州上面,轨州的天气以及海拔高度,都是可以生长茶叶的。</p>

    另外就是食盐的生产,距离他不远的大峡谷,自古就有制作盐田的记载,那是一种极其古老的办法,就是在地面上挖井,一般都是深达几百米,将里面的硝盐运出来,用清水冲洗晒干之后再使用。</p>

    这种办法虽然古老,而且也很是费工费时,但却是获得食用盐的好办法,古人就是用这种办法,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p>

    多杰顿珠在书上找的就是这种办法,只是他才读了多少汉人书籍,那里有钱端横这个曾经的读书人读书多呢!</p>

    这种方法并不是以一种专门的技术流传下来的,一般都是文人墨客在游历的时候,偶尔看到有偶尔的记载各种游记之中的,不是什么书都看得读书人,也未必知道这些事情,何况他一个吐蕃番人。</p>

    钱端横恰巧就读过这类书籍,并且记得很清楚,只是具体的地名记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大致的地段却是知道的。</p>

    在地图上找到轨州的时候,看着地图的钱端横,却是不自觉的皱紧了眉头,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轨州的地理位置竟是如此重要。</p>

    要说吐蕃难以进攻,地理位置绝对是最严重的问题,从成都过去是一条线,青海也算一条路,而疏勒、于阗就更是一条路,维度漏算了西南这一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