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2章 理想与现实(第1/3页)  圣唐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们将自家的子弟送往周边的洛阳、潭州、晋阳,甚至是长安居住,他们走的时候,带走了家族大量的资产,而这些资产是朱友珪说不在意的。

    在这个乱世之中,一切除了粮食之外的贵重物品都变得不值钱了,毕竟这些东西是不能吃的,所以不能吃的东西,就不是朱友珪需要的。

    他需要大量的粮食,他有庞大的军队要喂养,而庞大的军队就是朱友珪赖以生存的根本,到了朱友珪最后灭亡的时候,李奇、谭三,还有朱友文都是对他佩服的不得了。

    实在是佩服朱友珪拉队伍的速度和能力,一个人来投军,他能带来十个人,那么他就是队正,他要是能拉过来一百人,那就是校尉,只要是能坐上校尉,一天就能多得到一个饼子。

    而朱珍的做法很让朱友珪认可,那就是打仗的时候,新来的这些炮灰先上,有经验的老军后上,而每次打仗结束之后,就会有一次整编。

    这样一来,朱友珪和朱珍手中的老军越来越多,而分派出去的那些将领们,他们有的只是一个部队额度,没有办法的他们只能一路之上,尽量的裹挟百姓加入。

    谁都不想死,不裹挟这些百姓进来当炮灰,那么就要自己上去攻城陷阵,因此朱友珪的日子过得不错,军队最多的时候竟已经有了十七八万之众。

    人多了,粮食需要的就多,军械需要的就多,可是最重要的物资就只能满足他的老军使用,而他的新军就像一群乞丐一样邋遢。

    人多了,他的军队就要有各级的军官指挥才行,结果因为基层的校尉偏将太多了,而上面的大官也就越来越多,朱友珪和朱珍只是为了军职就发愁得很,有的将领拉人的速度太快,导致都已经封到了大将军,到了这个时候,朱珍却是有些害怕了,再封官就封无可封了。

    既然不能在封官,那就提高待遇吧!这些最上层的将领们也不用他特别照顾什么,他们根本平时就是这么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朱友文只是给他们一个合理使用的理由罢了。

    对于朱友珪来说,只是自己下了一道命令罢了!但是却解决了无法在封官的困局,而那些待遇就更是不用他花一个铜板了,毕竟那些有了身份地位的,他们实际的生活不会比朱友珪差多少的。

    他们的日常生活算不上什么奢侈,但却不是百姓可以比拟的,百姓们吃着麸皮,而他们却是吃着肉食或者更好。

    朱友珪为什么要往淄博进发了,那是因为他听说淄博以东的地方都是以大海为生,他们在海里有打不完的鱼,吃不了的鱼就会被他们制成鱼干存储起来,这些难道就不是粮食吗!

    他认为只要能吃饱的就是粮食,既然能得到这些不用管理就能得到的食物,朱友珪就觉得自己找到生存的法宝,也立刻就觉得自己有了打败朱友文的资本。

    他的得意洋洋给了他极大的自信,他立刻就就让他的大军进攻淄博,他要把自己的都城设在这里,这里是一个多好的地方呀!

    荆州的侦查还没有结束,李燕双就接到了陆晏的命令,让他暂停对荆州的渗透,只是外围侦查即可,而陆晏自己这是带着两万人向着复州进发。

    荆门的王昌誉正在发愁何去何从的时候,他接到了潭州的直接指令,他看到军令,竟是有些哽咽起来,他终于可以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了,就算是这次进攻复州的时候死掉,那也比在这里等着饿死强。

    马希桂带着三万人,还有两万的民夫已经渡江了,他对这次的作战很是用心,要知道自己等了这么久,这次终于可以独当一方了,一旦攻下复州那自己可就是那里的城守。

    尤其是荆州短时间不可能打的下来,那么自己的复州就会是唯一的江北军镇,可以想象的是,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这里都会是潭州尽力支持的重镇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