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二(第1/5页)  大辽青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萧麒来了兴趣,她想登上长城观景,黄浩也迁就她,令人马停下来休息。他和萧麒徒步登上城头,往远处眺望,见云蒸霞蔚,群山叠嶂,气象万千,如临九霄之上。

    萧麒感叹道:“夫君啊,你们汉人真是了不起,一千年前就能创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真是人间奇迹呀!”

    黄浩道:“是啊!秦始皇雄才大略,他不仅统一了六国,还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只可惜这位至高无上的皇帝太过急切了,想把几代人才能做完的事情一次性做完,老百姓哪能承受的住啊!这煌煌的帝国被他搞得人心背向,天下苦秦久矣。果然好景不长,他死后赵高弄权,大秦帝国只维持了二十多年就土崩瓦解了。”

    萧麒表情严肃的说道:“夫君,妾身看来,这赵高弄权虽说是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呢。”

    黄浩见妻子突然一本正经,不解其意,好奇的问道:“以麒儿之见,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呀?”

    萧麒道:“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儒生出于对秦朝廷的忠诚,批评时政,发表议论,秦始皇要能从谏如流,采纳儒生建议,轻徭薄赋,减少酷刑,安抚民心,施以教化,使民俗和谐,知礼仪,尊长爱幼,各守其分,则天下安稳。纵有陈胜揭竿而起,也不会形成天下景从,应者云集之势。即便有刘邦之狡、项羽之勇,百姓都不响应,他们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成不了气候呀!可是秦始皇不仅不采纳儒生的建议,反而焚书坑儒,这是他自断膀臂、自毁长城之举;而他又施严刑峻法,大修长城,劳民伤财,弄得民不聊生,以致人心思变。所以有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墙倒众人推,秦安有不亡之理?后来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深知儒学乃安邦治国之道,稳定社稷之策也。因而成就了汉家四百年之天下。”

    黄浩一听萧麒的一番宏论,忍不住哈哈大笑。半响,才止住笑调侃道:“麒儿这是要进谏吗?可惜我还不是皇帝哦。这帮儒生真是无孔不入啊,见我登辽欣欣向荣,也想来分一杯羹吗?”

    “夫君何出此言?难道妾身说的不对吗?”萧麒撅着嘴说道。

    “对,也不对!俗话说的好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儒家好大言,说的道理也牵强附会。”黄浩摇摇头,又说道:“夫人啊!秦朝之所以灭亡,跟独尊儒术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跟你说那些道理的儒家门徒,是在为儒家脸上贴金啊。”

    “哦!还有别的原因吗?妾身愿洗耳恭听。”萧麒一本正经的说道。

    黄浩把妻子引到一个避风的位置,在地上的台阶上铺上地毯,等夫妻两人相对而坐,这才说道:“既然夫人愿意听,为夫就和你说道说道。嗯,从哪里说起呢?我们分析历史,应该针对当时的环境来考虑问题。在我看来,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其一,秦朝是一个以法家理念为治国原则的国家,秦国虽然靠法制而兴,但是在统一六国之后,原有的制度开始出现僵化,而秦朝却因循守旧,不思变通。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因为大雨延误了戍期,这本是一个自然界的不可抗力,可以免责。但是秦法却不问经过,只看结果,最终迫使陈胜、吴广等人揭竿而起。由此可见一斑。”

    萧麒琢磨的一下,点点头承认道:“秦法苛刻,夫君这样说,倒也算是一个理由。还有呢?”

    “其二呢,那就是秦朝的暴政使得老百姓无法忍受了!秦朝的基本制度是以耕战立国,力求将全国所有的资源都供给到军事上,这在六国纷争的大争之世非常有效,但却不适合于统一后的长期发展。尤其是秦朝在统一后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长城、秦皇陵等耗费巨大的工程。同时秦朝的官吏也残暴不仁,因此秦朝的普通民众负担过大,苦不堪言,心中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