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1、袭肃(第2/3页)  辅炎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子大的出奇,敢让刘备弱军入蜀讨伐刘璋,张鲁。

    而且还能想到以益州作为基础点,出兵北伐跨越雍凉,横扫天下。

    要知道当世大多数人,面对盛极一时的曹操,都选择避其锋芒,分南北而治,暂且苟安,伺机北伐。

    而他则直接建议出蜀,北伐中原,以关中、凉州作为根据地,而非是以益州天险自保。

    北伐一时暂时他也就听刘玄说过,至于隆中对,刘备却一直没有透露过。

    单论眼光而言,这番见识要比当世许多人强上不少,毕竟鲁肃也只是说,竟长江之极。

    当然其中操作性,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君蕴大才,羽本欲收复夷道、临沮、佷山、秭归诸县,然恐曹仁来袭,故而一直未动,今请君勿辞疲劳,领兵代为收复,不知君意如何?”

    虽然关羽麾下有万人,但对于夷陵文武反复之臣并不放心,所以哪怕关羽想要收复其余地方,但一直并没有动手。

    他怕自己出城之后,曹仁谴兵前来,夷陵文武再次归降,不但城中将士可能尽折,还毁了他的原先计划。

    而今袭肃不仅率众来降,而是从谈话中,也能看出其不凡之资,当即决定让袭肃带兵收复。

    袭肃哪里知道关羽这么信任他,刚一归降便愿将麾下兵马托付在他手上,没有丝毫怀疑他会篡夺关羽兵马,再次投靠别人。

    而且对于收复佷山、夷道、秭归、临沮这些地方,可以说是送上门的功劳。

    这些地方基本都是人心未附,一直都处于自治状态,一旦袭肃领兵前往,不说传檄而定,其实也废不了什么功夫。

    盖因他来时,曾路过诸地,这些地方守备与夷陵基本一般无二。

    这一切都是归于曹操忙于征讨刘备、孙权,又没有将刘璋放在眼里,抽调大量兵马南征。

    故而每个县城能有五百将士,就已经烧高香了。

    别说带着关羽麾下大军,就是他自己麾下将士,真要拼命打,收复一个县都有可能。

    这种信任足以让袭肃感动不已,当即转身正面面对关羽行礼:“在下新降,但得将军如此信任,将军但有差遣,肃无所不从耳!”

    关羽满意的点点头,大赞:“善,有袭君相助,吾无忧矣!”

    关羽之所以如此信任袭肃,不仅是因为现在手下无人,袭肃又对他胃口。

    更重要的是,当初曹操南下,袭肃没有归降曹操,当关羽一平定夷陵,他就马不停蹄,带着麾下来投靠。

    可见其人,并非是曹操一伙之人。

    至于说来骗取他的兵马,然后好自立一方,关羽觉得只要不是脑瘫,没必要这么做。

    关羽兵卒远胜袭肃兵力,一旦袭肃有任何不轨行为,当即身首异处。

    袭肃斩钉截铁道:“既为豫州之臣,当效死命!”

    “袭君先率领我军五千,收复各地,在下坐镇夷陵,防备周郎、曹仁!”

    关羽可是深深记得刘玄说过,曹仁、周瑜可能会因为夷陵发生一场大战。

    虽然事态已经与刘玄预测的有些出入,但避免关键时刻掉链子,他还是决定亲自坐镇。

    袭肃虽然不知道,这和周瑜有什么关系,但转念一想,孙权和刘备终归只是合作,防备点总是好的。

    于是俯首道:“在下领命!”

    新得五千士卒,袭肃如何不欣喜异常?

    若非他归降刘备,可能这一辈子都不见得有机会能够统领五千人马。

    “君且自去,功成之日,主公必有厚赏!”

    “微末之功,不敢讨赏!”这点即使关羽不说,袭肃心中也有数。

    在刘备穷困之时率众归降,又一人收复诸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