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岐山(第2/3页)  乱世长生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海升平时,口口声声地说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战火纷飞时,就成了弃卒保车,舍小存大。

    天子大义凛然地讲着东迁救国,江山社稷,说到头也不过是为了他大周的江山,他姬家的社稷。可他又何曾回头看过失地的遗民。难道失地就不是江山吗?难道遗民就不是社稷吗?

    端木易的哀叹,不仅叹尽了自己的哀怨,也叹出了每一个饱受戎祸荼毒的大秦将士的心声。

    同样被勾住愁肠的嬴开沉默不语,盯着熊熊燃烧的篝火,眼眶里装着的,是忧国的伤和忧民的泪。

    “先生,我们夜袭吧。”这句提议来自一向低调,少言寡语的白知武。这让端木易、嬴开和王子英都十分意外。

    然而,还有他们更没有想到的。

    白知武的话一出,竟如同一道霹雳,让鸦雀无声的秦军部队,瞬间爆炸响应。

    将士们谁也没有说话,却都不约而同地戴好了盔,披上了甲,握紧了兵器,跨上了战马。

    此刻,端木易才知道,这批铁骨铮铮的男儿,竟比自己更渴望用犬戎人的血,去祭奠逝去的故人。

    他转过头看向嬴开,嬴开也在望着他,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于是,众望所归里,嬴开登上马车,振臂高呼:“岐山,发兵!”

    月光照亮黑夜,照在每一个西征的大秦男儿脸上,也照进不远处的岐山城里。

    岐山城的赵老四,祖辈都在城里经营着一家客舍。自犬戎人攻占岐山以后,也便再也没了生意。

    今日晚来天正好,他便凭风戴月,借酒浇愁。

    可不知为何,他总感觉此间的夜色,非同一般。

    或许,只因那风,越吹越暖,那月,更赏更圆,这酒,渐喝渐醒,这愁,且浇且宽。

    他回想起白日里溃败而归的戎族军队,猜测岐山城的厄运,可能就要结束了。

    想到此处,他再次仰望夜空,那里璇玑斜照,河汉璀璨,只是不知头顶这片天,何时也能星移斗转。

    借着星月,秦军的部队一路向前,很快便看到了岐山城的高大墙垣。

    在城外五里处,端木易下令停止行军,整顿队伍。同时,他又挑选出几名骑兵,前去侦查。

    片刻,骑兵回报,岐山城各大门紧闭,城楼有数百犬戎人把守。

    皎白的清光下,端木易观察了一番岐山城的环境,暗暗记在心里。

    结合侦察兵带回的情报,他大致整理出了有关岐山的一些信息,开始在地上推演战法。

    “先生这是在做什么?”嬴开看着端木易用长剑在地面划来划去,猜测他可能是在规划战术,但还是问了一句。

    “哦,秦公且看,”端木易将手中长剑一指,给嬴开讲解道,“这里是岐山城,北边一面靠山,另外三面围城。”

    嬴开随着端木易的长剑看去,果见他画得与实际地形相差无几。

    “若我们趁夜攻打城池,靠山那面自然是不行,剩下的,无论从这三面哪一面强攻,剩下两面的守军,都能够很快前去接应,这样我军就难免吃亏。”端木易解释道。

    “那可如何是好?”嬴开面露忧色。

    “可以分兵三路,同时进攻。”端木易答道。

    “这么简单?”嬴开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也不是,”端木易微微一笑,接着道,“这三路兵马,不可均分,其中两路各五百人足矣,只需制造声势,佯攻即可。”

    “妙极!”嬴开抚掌赞叹道,“先生尽管指挥分兵便是,我就在此处等候捷报了。”

    说罢,嬴开兴奋地返回马车上坐下,仿佛仗还未打,就已然获得了胜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