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物尽其用(第1/3页)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柳铭淇又和两个师傅商量了一番。

    少年提醒了他们,自己这个是实用件儿,不用“刻花”和“彩绘”两个工序。

    最重要的还是坚固耐用,中间空隙的地方一定要能出水方便不堵塞。

    金奎和陈老五都是老师傅了,在经过柳铭淇的一些提醒后,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等到两人离开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数,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柳铭淇让田荣跟着他们一同回去,也是向那里的将作少监强调一下情况。

    安窑在距离京城大约二十里的地方,刚才两人是坐马车过来的,只用了两刻钟的时间。

    虽然安窑是大康朝工部麾下将作监的产业,但是他们也都要承担一些皇亲贵族的私活儿。

    嗯,要给钱的那种。

    只要你钱给得够,他们就能给你弄出好东西来。

    这样建国大约八十年以来,不仅仅是皇亲贵族,就连大商人大富豪们也都喜欢在各个官方的窑口去定制自己想要的瓷器。

    久而久之的,这些窑口大部分都是获利的。

    这也成了工部旗下为数不多还能赚点钱补贴家用的产业。

    柳铭淇并没有让他们就在裕王府做马桶。

    最主要的原因是裕王府没有安窑的各种设备和环境。

    首先一个烧窑,就是解决不了的难题。

    一个官方的窑厂,大大小小有几十座烧窑,每个瓷器师都有自己用习惯了的烧窑。

    倒是什么温度最合适,塞多少进去最好,放哪个位置烧最容易出极品……等等,他们都有了经验。

    柳铭淇贸贸然的让瓷器师来裕王府,哪怕给他们重新建一个烧窑,他们也要花很多时间去熟悉。

    况且连肥皂作坊都被赶出去了,你问问看皇帝,如果看着一座不断冒黑烟的烧窑在皇城里矗立着,他是什么感觉?

    为了尽快的赶工期,柳铭淇自然是让金奎和陈老五回到自己最熟悉的工作场所才好。

    至于一个保密的问题,少年也没有多想。

    马桶可不仅仅只有这个一体的瓷器而已,怎么储存水,怎么让水达到浮力平衡,怎么才能自动冲水,这都可是技术活儿。

    光是一个浮力球,一个加压杠杆,一个活塞水阀,就能难住不少的人。

    可这也同时让柳铭淇有些挠头。

    这个世界可没有什么塑料和橡胶,那么注定了做活塞水阀、浮力球等等,就只能用熟铜等物来代替了。

    幸好的是,在英国十五世纪刚刚发明抽水马桶时,他们一度也是没有塑料、橡胶等东西的。

    身为物理学博士,柳铭淇曾经看过初代马桶、二代马桶等的构造和原理,没想到居然自己有用到的一天。

    但是柳铭淇也晓得,中国的匠人们可是最聪明的一批人。

    他们或许有时候没有创新的思路,但是你让他们去模仿一样东西,那绝对是轻而易举。

    马桶这种的东西,他们依样画葫芦,全部拆下来再重新组装实验,最多一两个月就能做出差不多的仿造品来。

    除非是那种需要化学反应,或者工业技术标准的东西,不然很少有东西能逃脱仿造。

    因此,少年也没有打过用抽水马桶多赚钱的事情。

    就像是冰奶茶、蛋糕、冰淇淋一样,这些迟早都会被人琢磨透的东西,死抓着不放也没有道理。

    天下赚钱的东西多了去了,何必纠结于区区几样?

    比如说肥皂,现在他们就仿造不出来嘛!

    ……

    忙完了这个,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天气还是那么的热。

    柳铭淇跟大柱一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